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政治題材短線熱 基本面才是王道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錦奇/台北報導〕政治議題一直是影響台股的重大變數,突如其來的消息,常常干擾大盤與個股走勢,不過,過去經驗也顯示,無論是哪一種政治人物或政黨概念股,政治因素只能影響短線走勢,最後往往都在衝上波段最高點後,開始回歸基本面,誤信政治題材而追高的投資人,則成為被套牢的最後一隻老鼠。

以台股近年興起的藍綠陣營概念股來說,每逢總統大選等重大選舉,往往成為各路資金火併的旺季,以2004年總統大選為例,被市場視為藍營概念股的元隆、中視,股價都在選前急漲,元隆從十一元漲到二十二.六元,中視也從八.三元漲到二十三.四元,但選後同一年,兩者最低分別跌到六.一元、八.八元。

高雄銀和台鹽當年則被市場列為綠營概念股,同樣地,高雄銀在選前從十八.一元漲到二十七.七元,台鹽從三十元漲到五十三元,但同一年,高雄銀又跌回到十七.六五元,台鹽跌至三十二.八元。

再看去年總統大選,市場認為馬英九若當選總統,兩岸可望加速三通,因此叫進三通概念股,營建、資產、觀光、航運、中概股都被點名其中,當年三到5月,相關概念股紛紛大漲,創下波段高點,不料,五二○馬英九總統就職日後,股價卻一路走跌甚至腰斬,一年多後的今天,多數股價還未能超過去年高點。

這些過往經驗顯示,政治概念股只是一時的炒作題材,不分藍綠概念股,漲高後,都難逃股價回跌下場,勇敢追高的投資人,未能沾到政治人物、政黨的光,反而套牢虧損,恐怕更是點滴在心頭。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