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為無家可歸老人提供住所

人氣 2

【大紀元9月2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羅格波士頓報導)美國政府最近向國會提出的一項住房報告顯示,在無家可歸者收容所棲身的老年人有所增加。波士頓市目前推行的一項計劃希望扭轉這種趨勢。

今年66歲的愛斯特拉·莫里斯在這個一間臥房的公寓裡已經住了快7年了,但用鑰匙開門還是讓她感到愉快:

“我可以把鑰匙留在門上,走進房裡。如果我想把鞋子丟到床底下,我就把它們丟到床底下。如果我想只穿內衣在屋裡走來走去,沒問題。”

莫里斯還記得無家可歸的日子:“你擔心晚上在哪兒睡覺,在哪兒吃飯,有甚麼吃的。要變成無家可歸非常容易,比如家裏甚麼人出了意外,或者你丟了工作。不論你存了多少錢,沒多久就會花個精光。然後你就無家可歸了。”

莫里斯的公寓是波士頓市一家非營利機構“赫思”管理的136套公寓中的一套。這個機構的目標是為波士頓無家可歸的老人找到永久性住所。

它的總裁兼執行長馬克·欣德利說:“在所有無家可歸者中,50歲以上人占三分之一左右。全國的情況大抵都是這樣。我們想,在波士頓,50歲以上的無家可歸者大約有1,200人。”

“赫思”自1991年創立以來,已經為1,400名無家可歸的老年人提供了住所。它還管理著七棟住宅,條件和美國其他地區提供給老年人的設施相似。

他們有社交活動,例如每月一次的生日派對、舞會和餐會等。此外,住戶們還享有日常生活上的照顧。

欣德利說:“我們為每棟樓安排一名護士和一名社工。另外,我們對有需要的住戶提供個別的照顧。”

百分之86的“赫思”住戶,不是殘障,就是有健康問題。這通常就是他們曾經陷入無家可歸境地的原因。

“赫思”總裁欣德利說:“我們曾經有一名住戶是患了癌症前來波士頓就醫的,他知道他的癌症是末期了。他以為那個癌症研究項目會安排他住院。結果沒有如願。最後,他變成無家可歸,住進了收容所。”

那位住戶就是82歲的彼得·費爾普斯。他說:“我只帶了幾件衣服,來到波士頓。反正我要死了,不需要那麼多衣服,也不需要汽車甚麼的。我把所有的東西都送掉。誰拿著有用,我就送給誰。”

費爾普斯的肺癌治好了。他歸功於他的醫生和波士頓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但是,他說,是“赫思”讓他獲得了新生,讓他重拾舊愛,進行藝術創作:“赫思幫助我獲得一套公寓,我又能作畫了。我把起居室改成了畫室。我現在是一個快樂的人了。”

費爾普斯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兩年。他是一名多產的藝術家。每星期花40小時畫畫。不過他沒有靠這些畫賺到一分錢。

他說:“來到波士頓後,我一幅畫也沒賣,都送人了。”

費爾普斯已經捐出了100多幅畫給“赫思”。他會出售一些畫,為“赫思”籌款,使更多的人能像他一樣,在金色的晚年,有一個永久的家。

相關新聞
美少年步行千里幫助無家可歸兒童
點亮心燈:貪生怕死人之惡
老年人:拔牙還是洗牙?
老年人口增多  安養臥病角化型疥瘡易誤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