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筆天下】臧山:創造力哪去了

臧山

標籤:

【大紀元9月25日訊】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世界二十一個國家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強的,但創造力在所有參加調查的國家中排名卻倒數第五。一位美國人對此評論說,看來中國人短期內難有大作為。

老美的話有他的依據。美國人在尚未正式崛起的時候,雖然教育和科技水平仍然不高,但卻已經有了摩斯密碼、電報電話等發明創造,也有了愛迪生和富蘭克林。今天的中國,雖然經濟有所進步,但除了三聚氰胺之外,少有什麼自主創新的產品。

中國人的創造力哪裏去了?

多年前美國一位行為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他讓三組大學生戴上耳機,傾聽一個關於他們大學導師收費應該從五百七十美元增加到七百五十美元的文章,但要求第一組學生在聽的時候必須點頭,第二組則必須搖頭,第三組則是既不點頭也不搖頭。隨後他要求學生們說出大學導師收費應該是多少。有趣的是,點頭組給出的平均結果接近七百五十元,搖頭組是四百元,而不點頭也不搖頭的那一組學生,則傾向維持不變。那位心理學家認為,這個實驗結果說明即使是點頭或者搖頭這樣的小動作,其實都可以影響人類心智的運作。

我記得八十年代在中國參加高考的時候,有一個政治考題是「為什麼說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更為優越?」到現在我仍然記得標準答案,其中包括了六個基本要點,在回答的時候任何一個要點都不能漏掉,否則會被扣分。

對於那些參加心理學實驗的美國學生而言,只是被要求點頭或搖頭,其觀點已經受到了影響。而中國的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這二十年間,都必須遵守官方統一劃定的標準答案才能畢業。這不是要求點頭或搖頭,而根本就是要求精神上的跪拜叩頭。

用一位中國專家的話說,中國的教育,不論是數理還是藝文,通常都是「用已知的原因,採取已知的邏輯,得到已知的結果」。在這種通常長達二十年的暴力壓迫之下,中國人的創造力蕩然無存。我們通常只會依據權威的標準答案回答,或者揣摩上意,來選擇風險最小的答案。我們精於算計,但毫無想像力和創造力。

孩子通常是天真的。但說實話,我很害怕看中國孩子的文藝表演,因為他們臉上通常有一種令人窒息的笑容。一位中國老師告訴我說,他們學校文藝演出隊的孩子是有「標準笑容」的,嘴必須笑成「月牙形狀」。有了這個解釋,大家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孩子「月牙形」笑嘴的上面,總有一雙令人絕望的雙眼。

創造力和風險是正相關的關係。成功的創造背後,有為數更多的失敗。中國有一個「不許失敗」的體系,因此便有了「不許創造」的結果。◇

本文轉自【新紀元週刊】138期「鋒筆天下」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140/6900.ht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53種妙招打造好腦力(7)
預防腦中風 從平日做起
創新要先釋放員工的創造力
楊仁壽:創新要先釋放員工的創造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