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
簡
健康首頁
飲食營養
中醫養生
疾病百科
健康生活
醫療熱點
名醫專欄
圖解
直播
×
搜尋
首頁
›
中醫
›
醫話
養生保健
中醫治病
醫話
【歷史回眸】承製御藥200年 同仁堂夢斷誰手(上)
2019-10-09
樂氏宗譜上記載的樂姓祖籍為浙江寧波府的慈水鎮,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昭宗光化年間,大司寇樂仁厚及弟太醫令樂仁規不滿...
和古人一樣艾灸養生,你一定要先知道這些事
2019-08-14
艾灸,是中醫最古老的療法之一,能夠溫通經脈,改善氣血循環,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和針灸不同,艾灸可以自己在家裡...
教你辨識艾絨和艾條品質!艾灸入門必知這些事
2019-08-03
俗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來。」艾灸是中醫學中最古⽼的療法之⼀,是用艾草製成艾絨,點燃之後去薰穴道。艾灸...
杏林漫步:中醫行醫的招牌——葫蘆
2019-07-09
古時候的遊方郎中無論走到哪裡,身上都要背著個葫蘆,作為行醫的招牌。為什麼行醫要背葫蘆呢?
端午節佩戴「香囊」 防疫病 驅蚊蟲
2019-06-06
端午節是黃曆五月初五,正處於氣溫順陽登高時節,是蚊蟲甦醒、病毒蔓延、毒氣上漲的階段。古人有古人的辦法——佩戴...
【醫案】力挽狂瀾
2019-05-27
一位40歲的銀行女性職員,瘦弱,易緊張,繁重的業務,致使她每天下班都筋疲力盡。回到家,上有公婆,下有一雙小女...
氣血不平易暈厥 簡單1方法看你氣血是否平衡
2019-05-23
從網上看到一個新聞,泡個腳,竟然會暈厥送醫院。以前還看到過一則新聞,長沙一女子熱水洗頭竟暈厥倒地。為什麼洗頭...
中醫方劑:杞菊地黃丸——清肝明目 降血糖
2019-05-22
杞菊地黃丸是滋養肝腎,養陰明目的著名方劑。其組成由六味地黃丸加上枸杞、菊花製成,對於兩眼昏花、視物不明、眼睛...
中醫師:20多歲年輕女孩 竟出現虛損脈
2019-05-17
小女孩有很多不好的習慣,吸煙、喝酒、熬夜、吸毒、還自殺過兩次。和她交談,能感覺到她內心的絕望。人是身心一體的...
【醫案】醫對醫
2019-05-06
不過,我語重心長的說:「院長,當醫生當久了,你有沒有發覺,有些患者的病,怎麼治都治不好,診治方法沒有錯,藥也...
中藥情詩 美得醉了
2019-05-01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從古至今,世人對愛的祝福從未減弱,也從未停止。在沒有電子產品的年代,有些古人不僅...
古人學醫的故事
2019-04-06
古時候修道,都是師父找徒弟,而不是徒弟找師父。同樣,古時學醫的人,也是師父找徒弟,而不是徒弟找師父。 ...
認識中藥:桑寄生——祛風濕 強筋骨
2019-04-02
中藥桑寄生,別稱桃樹寄生、苦楝寄生,原為桑寄生科鈍果寄生屬常綠寄生小灌木植物。桑寄生味苦、甘,性平。歸肝、腎...
一推一拿 脫臼骨折復位?神奇的中醫正骨法
2019-03-19
當年在門診跟著一位中醫教授看診,一天,有一位年輕人被幾個朋友送進了急診室,是手臂脫臼。 這年輕人有慣性...
【醫案】落山風
2019-03-04
一位45歲的男士,不喜歡繁華的塵囂,跑到山上過著愜意的野鳥花香閒居日子。為了生活,也為了興趣,種些果樹作為經...
«
1
2
3
4
5
»
最新文章
40歲以後易健忘 小心這9件事加速大腦老化
排重金屬第一菜 香菜祛斑、養腎 中醫師薦8種妙用
煮米飯用什麼水好?6個祕訣讓米飯軟糯可口
這種檢測該做嗎?腫瘤專家談生物標記物檢測的意義
大麻危害低於菸草?從兩項研究結果一窺真相
編輯推薦
防痴呆抗氧化 綠茶這樣沖泡更有效 喝時有9禁忌
這種野草是天然抗生素 急性肝炎、結膜炎解毒就用它
蜂蜜是天然抗生素!抗感染促癒合、有5大功效
受傷後冷敷還是冰敷?這一招讓你恢復更快
蘋果醋減肥護血管 醫生教你這樣喝最有效
大紀元頭條
深度分析:華盛頓如何真正遏制中共
紐約上州男子因騷擾神韻校區而被捕
美眾院今對債務上限協議投票 一文看懂
NASA召開首次UFO公開會議
中國5月製造業PMI遜於預期 股市邁向熊市
換總部換國籍 大陸科企為何紛紛去中國化
王友群:中共特務落網 昨日座上賓今成階下囚
打擊毒品供應鏈 美制裁13中國實體與個人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