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經
上次美國總統大選的輸家,共和黨的候選人搭檔麥凱恩和佩林,選後的行情完全不同:一個聲望像拐棍般下降,一個人氣如火箭般上升,真可謂美國政壇的奇觀。
中國目前來看從經濟、從道德觀、從世界信譽各方面,實際上是背了很多債,而不是積累了很多信用。整個來說中國攢了外匯儲備,但是失去了整個中國製造的名聲。
21世紀的頭十年已經進入尾聲,2010年馬上就要開始,那麼在過去的10年中發生了很多的事情。不論如何變化,回想起21世紀到來之前,當時人們紛紛預測IT行業將蓬勃發展,而且道瓊指數可以達到3萬6千點,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將被西方的資本主義陣營徹底擊敗,當然人們也十分擔心千禧年的大癱瘓。不過不管人們如何預測和憧憬,21世紀歷史的步伐總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又...
現代國際政治學的基本理論來源於馬基雅維利的學說,那就是:外交活動的根本目的 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國家利益。依照這一理論,國際上的外交活動都是圍繞本國的國家利益進行的。所謂國家利益,一般是指以經濟利益為主的領土、資源、市場等可計量利益以及國家安全等不可計量的利益。該理論有一句名言,叫做「國家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敵人或朋友」。此言被近現代研究外交理論和參與...
發明“中美國”(Chimerica)概念的哈佛大學教授、歷史學家佛格森(Niall Ferguson),昨天在Yahoo金融網站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帝國正在隕落,美中衝突不可避免。佛格森的一番直言,立即被《華爾街日報》等主流媒體轉載,並引起廣泛關注。
中共政府用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影響諾貝爾和平獎的評選,每一年都施加很大的壓力,經濟的壓力、政治的壓力,我想這個壓力大家是看得見的。所以說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家,有這麼多改革派的人士,而被連年提名這麼多年,沒有人獲獎,這應該是一個讓人感到很遺憾的一件事情。
2009年9月23日,美國國會議員國會人權委員會共同主席弗蘭克‧沃爾夫(Frank R. Wolf)在美國眾議院就奧巴馬政府規避美國的人權外交政策表示深切遺憾。表示對中國近期日益嚴重的宗教逼迫以及國慶60週年對異議人士人權律師等逼迫行動表示關注。議員敦促奧巴馬重申美國堅持宗教自由的立場,並針對奧巴馬政府對中國的政府的人權綏靖政策引用馬丁路德金名言:「末了,我...
陳破空:在現階段來說,中美關係是既對話又鬥爭,因為中共這個巨大的灰色勢力美國一時辭不掉,但是意識形態的對壘,美國要和共產主義周旋到底的,所以美國的移民法上面就寫有規定,限制共產黨員、法西斯分子、恐怖分子入境,這都說得很清楚了。所以說將來的中美關係仍然會是這樣的,表面上由於經濟上的糾合,會互相的依賴,但是由於意識形態和軍事地緣政治的對壘,會繼續的鬥爭下去,這是...
中共的黑客是有組織有系統的,它是從中共的軍方情報單位出發,有目的去侵入它國政府的或者是能源的、經濟的這些機構,然後去竊取情報,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才把它列為極具侵略性。
當今世界上最有演講才能的無疑是奧巴馬。沒有人否認是他的那張嘴巴把他帶進了白宮,但大家也清楚,要想在白宮繼續贏得美國民眾的支持,光靠一張嘴巴顯然力有不逮。不過,奧巴馬知道自己的優勢所在,所以,在最近推廣醫改、教育等多項政策不順的情況下,他要趁開學的那一天,再一次鼓動如簧之舌,向全國公立學校中小學生發表電視演講。
8月30日,日本第45屆眾議院選舉結束,民主黨獲得了308席,以壓倒多數的勢態贏得了下一屆日本政府的執政權。那我們現在來討論一下,日本民主黨執政對中美日三國關係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主持人:是不是有些國家,像來自前東德、日本或者前蘇聯這種比較跟美國或者自由社會敵對的,就比較難在美國社會產生政治人物,這是否是一個趨勢?
最近一段時間,國際社會最轟動的新聞就是美國克林頓前總統訪問平壤,金正日下令特赦了兩名被判刑的美國記者。兩名華裔和韓裔的女記者返回洛杉機,家中喜氣洋洋,媒體聚焦,皆大歡喜。
前美國總統克林頓出人意表進入北韓,被關押四個月並被重判12年的兩位人質記者凌志美與李雲娜隨後獲釋。消息傳來,美國國內一片歡騰。
敏感的種族問題會隨著啤酒的泡沫而泯滅嗎?該如何評價美國式的這種化解矛盾的方法?中美之間制度文化的差異,對於解決種族問題有何不同呢?
今天我要談的題目是:「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結果乏善可陳」。7月27日到28日,在美國的首都華盛頓舉行了「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從已經公佈的資料來看,這對話的結果實在是乏善可陳,這也是意料之中的結果。
去年是西藏,今年是新疆,暴亂強度,有增無減,既然繁榮昌盛,何以國無寧日,不可遏制?原因很多,看看統治集團的對策是一個象徵。烏魯木齊七月五日大規模流血事件是六二六韶關玩具廠數百維族工人被毆事件的繼續,當局不當處理,疏於防範,遂引發七五事件。事發後政治局代理總書記的習近平和另外七名常委不出聲,不開會;中央軍委二上將副主席八委員也沒有聲音,不作為。要等到胡錦濤回國...
最大的龐氏騙局是什麼呢?是中國經濟!中國在過去所謂的改革開放30年裡面說,我保證你每年10﹪的發展。它其實就是全部靠美商、靠台商、靠港商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給它的直接投資,來維持自己的苟延殘喘,如果這些投資直接停掉,咱們不要說幾年,停掉一年,我覺得中共就夠它受的。它這龐氏騙局可能就會立刻穿幫。它就是靠偽裝成一個很「老實」的樣子說,好的,你給我錢,我給你提供一個穩...
美國政客我覺得他腐敗的根源有兩個:第一個就是所謂的「左派」號稱「反文化運動」。第二方面的原因,我覺得這些政客,很多人在成為職業政客之後,就變的信仰缺失,變的非常的貪婪,
美國參眾議院近期通過「信用卡持有人權利法案」,顧名思義,法案內容多於捍衛持有信用卡消費者的權益,其中包括「禁止銀行任意提高利率、加收手續費及罰款」及「完整揭露信用卡協議條款」等等…,但在法案背後可以推論出美國政府開始正視信用卡問題可能造成的嚴重性,深知這次美國復甦之路的關鍵,就在於是否能成功的跨越「卡債危機」這座山峰,一旦失足跌落,極有可能跌落萬丈深淵,讓美...
在1960年美國購買長天期公債後,相隔近50年,在今年3月19日,聯邦準備委員會(Fed)決議將再購買3000億的美國長期公債來因應這次的金融危機。此消息一出,10年期公債殖利率馬上反應下跌超過20%,且市場預估未來會持續下跌超過去年12月的歷史低點2.08%。但至5月初卻自低點反彈27.8%,甚至超過去年12月以來的頸線。是市場已經消化了Fed的動作?還是...
華盛頓免費的《都市報》分類廣告一直相當成功。過去幾年,這個報紙的分類廣告中的房地產類相當活躍,最多的時候,大概要用兩個版面刊登各類房屋出售的小廣告。其中House的廣告通常會有大半個版面,約兩三百個。從去年最後一季度開始,出售房屋的廣告急速下降。最糟糕的是去年十二月和今年一月,最低曾經下降到只有四個廣告,孤零零格外顯眼。上周末我再數了一下,獨立房和連棟房的廣...
美國財政部近日發表公告,截至2008年底,中國持有7274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是全球第一大持有國。中國持有的這筆數量巨大的美國國債,在金融危機進一步加深之際,面臨著嚴重縮水的危險。
備受關注的美國史上最大經濟刺激案已立法生效,此大手筆刺激計畫是否帶來經濟復甦,還是只治標不治本,甚至危害經濟?除了美國朝野兩黨看法迥異,經濟專家智庫又是如何看待的?
在全球經濟危難當頭,美國首位非洲裔總統奧巴馬走馬上任,雷厲風行,要求政府廉潔、推動各項振興經濟及社會福利方案,並為創立新的國際關係打造基礎。但內閣提名連爆稅務醜聞,締造兩黨和諧的努力受挫,民調下降。
我的表妹從國內發來馬克思的這段論述,馬克思這段論述的前部太簡單膚淺偏頗,後面的論斷是錯的。這段論述也不能說明美國這次金融危機的起因和發展。
奧巴馬成為美國總統,顯示了終結仇恨政治的起點。起碼在美國,這種仇恨被包容所取代,成為政治運作的基底。在這個意義上,奧巴馬成為世界最強大國家的總統,對世界的影響絕不僅僅是政治層面。
儘管布什即將淡出政壇,但八年執政的成敗,仍是民眾關注的話題。雖然「兩戰」和金融危機成為八年執政最大的爭議,但布什所堅持的自由、民主價值觀,直到卸任後仍為人所稱道。
兩周美國政治的中心,無疑是圍繞刺激經濟法案的兩黨博弈。由於利害相關,各國精英儘管對美國決策難施影響,也不得不從自己的角度給予強烈關注。2月3日,奧巴馬表態反對美國多數議員支持的“買國貨”條款,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股市應聲大漲。
美國依利諾州州長布拉戈耶維奇涉嫌賣官鬻爵和利用職權為私人謀利的醜聞成了最近美國政壇除奧巴馬新任總統之外的熱點。布拉戈耶維奇是塞爾維亞後裔,在美國顯然是少數族,剛屆知天命之年,依利諾又是民主黨的大州,新出了個總統,本來他在政壇還大有可為,但現在披露出來的腐敗醜聞不但斷送了他的宦途,而且暴露了他惡劣的態度和低劣的品行。
共有約 517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日(6月2日)投票結束後,墨西哥出口民調、媒體和執政黨都宣布克勞迪婭·辛鮑姆(Claudia Sheinbaum)贏得墨西哥總統大選,成為該國首位女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