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廠登陸
  中國缺乏民主與人權,兩岸不僅無法在政治制度與價值觀上找到統一的理由,事實上,連經濟交流都潛藏著極高的危險性。沒有民主的社會必然特權橫行,貪污舞弊猖獗,人治超越法治,使得自由經濟無法生根茁壯。遺憾的是,部分台商卻以一種不切實際的政經分離態度,前仆後繼,一窩蜂到中國投資。台商助長了中國經濟的發展,無異於幫助中共鞏固獨裁統治,強化了中國對台政策的籌碼,反過來造...
反對開放八吋晶圓廠赴大陸的台聯立委陳建銘上午指控,「一位以上」參與開放赴大陸投資決策,並具有決策影響力的現任政務官在大陸有投資,有「內神通外鬼」之嫌;這些政務官必須利益迴避,不應參與相關決策,他要求同時應立法規範限制現任政務官在大陸投資。
台灣團結聯盟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許登宮今天表示,在八吋晶圓廠外移大陸的政策未確定前,聯電公司就已進行舊器材打包,台聯質疑前經濟部長、現任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已私下示意洩密,因此,他們要求林信義下台。若因此使台灣經濟受損,也將追究行政院長游錫堃的責任。
政府開放八吋晶圓廠登陸之政策即將定案,經濟部、財政部、大陸委員會、國家科學委員會、中央銀行等相關部會,昨日在立法院口徑一致地表示,政府對八吋晶圓廠登陸已朝向「開放」方向規劃,將在本(三)月底前提報行政院裁定。
前總統李登輝昨天晚上在電視上表示,等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承諾不使用武力犯台之後,台灣再開放八吋晶圓到大陸設廠還來得及,此外必須在台灣先設立十二吋晶圓廠以幫助上下游都有工作。
台灣高科技產業如火如荼的準備西進,近來對八吋晶圓登陸問題的討論更是甚囂塵上,對此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辜朝明指出,台灣與大陸處於敵對狀態,雙方關係一觸即發,因此廠商投資實不宜全部集中於中國大陸,否則雙方一旦發生政治軍事衝突,不僅將導致廠商所有資產不保,屆時恐怕連命都保不住!  
政府開放8吋晶圓廠赴大陸投資的政策方向出爐。行政院長游錫堃上午在立法院答詢時揭示開放的四大原則,分別是總量管制、相對投資、研發技術須留在台灣及0.25微米以下的精密技術須管制,以能與國際接軌。他強調開放的前提必須「有效管理」,兩者互為配套,政策將在月底前確定。
行政院副院長兼經濟建設委員會主委林信義今天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八吋晶圓赴大陸投資,兩年內至多開放二到三座晶圓廠到大陸投資;以資金比例來算,台積電、聯電可以到大陸投資各兩座。台灣有二十三座晶圓,二成五產能閒置,二十幾隻「老虎」派兩隻去大陸,對產業競爭應是有利。
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內部機密資料外流案,台積電對外否認和十二吋晶圓有關,負責偵辦的本案的刑事局今天表示,由於事涉專業,無論是雙方當事人說法以及電腦歷史稽核文件查扣內容,都無從判讀這些「內部文件」的機密等級。
正當國內為八吋晶圓究竟能否開放至中國設廠而爭論之際,司法檢察機關查出,台灣十二吋晶圓的相關機密資料已遭商業間諜竊取,且經由非法管道流至中國。 
陳水扁總統的智囊團[台灣智庫],最近完成八寸晶圓登陸投資的研究,並且在報告中建議,業者必須在台灣先有興建十二寸廠的計畫和行動,才能將八寸廠的舊設備輸出,以確保台灣優勢,不過這樣的規定,廠商說,不公平。
政院長游錫堃上午在立法院答詢時指出,有關八吋晶圓廠是否開放到大陸設廠的問題,目前政府朝開放的方向規劃,但是必須有管理機制,預計在三月底前會確定相關事宜。
最近台灣高科技業討論八吋晶圓到大陸投資的議題,副總統呂秀蓮今天到新竹縣及新竹市參訪時表示,八吋晶圓廠是台灣產業命脈,在新竹發展成科技聚落生活圈,如果八吋晶圓廠移到大陸去,高科技產業會跟著出走,新竹科技聚落可能會面臨沒落的危機。
據了解,國安系統在過年前後密集召開過二次高層首長會議後,已確定放行八吋晶圓廠登陸的基本政策方向,但要在人才、資金及技術上訂定有效管理機制,在三月底前公布,以保有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優勢地位。行政部門將限制八吋晶圓的技術在○‧二五微米以上可以放行,同時投資門檻將從嚴限制。
台灣行政院 1月通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兩岸經貿政策調整執行計畫」, 2月15日開放2126項大陸農工產品進口,包括IC產品與IC設備,經濟部技術處ITIS計畫中心產業分析師陳梧桐分析:在台灣記憶體生產技術普遍優於大陸的情形下,開放大陸記憶體的晶圓與晶粒進口,對我業者不致造成衝擊。
聯電將在新加坡與超微合資成立其海外第三座12吋晶圓廠,不過日前卻在南科園區退租25公頃用地,聯電全面調整投資策略,意味著聯電全球布局策略,加上對國內投資環境失望下,聯電已正式向台灣說再見,短時間在國內不太可能重啟千億元的大型投資,主管機關再不積極改善投資環境,聯電只是一個開端,未來恐怕會有更多大型科技廠商出走,但是,官員對此警訊似乎仍無動於衷。
  即將就任總統府秘書長的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師孟廿九日表示,台商赴大陸投資的問題,若完全抽離政治因素,不但不務實,也有點牽強;至於部分人士主張只要將核心技術留在台灣,包括八吋晶圓廠等高科技產業即可開放登陸的看法,也有再思考的餘地。
台積電與聯電兩大晶圓代工分別傳出將到中國投資,而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今天起訪問蘇州與無錫工業區,聯電則已在蘇州的子公司也已經成立。兩大晶圓廠最近動作頻頻,顯示台灣政府開放半導體廠登陸案將在內閣改組後明朗化。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大陸行今早轉戰江蘇,為了不讓張忠謀前一站南京之行專美於前,江蘇市政府上午出動大批官員給予高規格接待,積極邀請台積電前往蘇州設廠。江蘇省政府安排張忠謀前往蘇州兩大主要工業區參訪,惟對於張忠謀的到訪,蘇州新區與工業區招商局卻低調表示,尚未接獲台機電將在蘇州新區購地興建晶圓廠的決定。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日在一場演講中指出,他相信在大陸經營晶圓廠的成本很可能比台灣高,但他仍衷心希望政府能夠開放晶圓廠赴大陸投資,業者願意在資金上受限制,台積電也只會將舊設備移轉到大陸去,小規模的開始生產,而一定要去大陸設廠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市場。台積電目前還未設定西進時間表,一切等待政府開放。
本周經濟部產官學專案小組又無法對開放8吋晶圓登陸達成共識,業者開始質疑政府開放的誠意。經濟部高層官員昨日坦承,開放8吋晶圓赴大陸投資,確實已獲得陳水扁總統點頭同意,業者不必懷疑政府開放的誠意。
台灣經濟部大陸投資產官學專案小組今天討論八吋晶圓赴大陸投資,業界提建議案開放投資總量新台幣二千億元以及相對投資概念,即開放在大陸設八吋晶圓廠,廠商須相對在台設立十二座晶圓廠,但仍無法消除部分諮詢委員對資金排擠的疑慮,今天會議討論無結果,也沒有訂出開放時間表。
共有約 82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