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北非反獨裁風潮
(大紀元記者萬平編譯)埃及首都開羅的反軍政府抗議活動20日連續第二天爆發暴力衝突,軍警以棍棒、催淚瓦斯和鉛彈驅離塔利爾廣場(Tahrir Square)上的數千名示威群眾,至少造成13人死亡,千餘人受傷。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有報導,至少有2枚由火箭砲20日擊中敘利亞執政黨復興黨(Baath Party)位於首都大馬士革的建築物,但遭外長否認。敘利亞獨裁總統阿薩德與強人卡扎菲一樣,宣稱決不下臺,已做好戰鬥至死的準備!
(大紀元記者萬平編譯)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NTC)副主席戈加(Abdul Hafiz Ghoga)20日表示,儘管國際刑事法院(ICC)要求交出前強人卡扎菲次子塞義夫(Seif al-Islam),但塞義夫將在利比亞受審。另外,利比亞前情報頭子塞努西(Abdullah al-Senussi)也已經落網。
(大紀元記者黃捷瑄台灣編譯報導)利比亞總理宣布,已逮補到前獨裁者卡扎菲次子賽義夫(Saif al-Islam),利比亞民眾接獲消息後歡慶到19日深夜,利比亞新政府表示,賽義夫將在利比亞接受公平的審判。
(大紀元記者萬平編譯)推翻穆巴拉克的埃及起義已歷經10個月,至少5萬埃及民眾週五在開羅和亞歷山大港等城市舉行示威集會,要求埃及軍方儘快將權力交還民選政府。示威者反對執政軍事委員會提議修改憲法擴權;軍警鎮壓擬長期期靜坐的民眾,事件中有213人受傷,4人被捕。
(大紀元記者萬平編譯)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要求敘利亞政府停止血腥鎮壓抗議人士的最後通牒19日截止,最後通牒日期結束後,敘利亞的鎮壓行動仍持續,但敘利亞安全部隊卻在同日殺害包括兩名孩童在內的至少17名平民。稍早,敘利亞已原則上同意40名阿拉伯觀察員入境監督落實停止血腥鎮壓的和平計劃,但敘利亞反對派質疑,這只是阿薩德政權的拖延之舉。
法國表示,敘利亞政府無視要求其改革的呼聲,應加大對敘利亞政府的制裁力度。 (20111118-Syria-134112698l)
敘利亞倒戈官兵攻擊首都大馬士革外圍地區的情報設施,使反對總統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的武裝鬥爭激化,此時阿拉伯聯盟朝經濟制裁敘利亞邁進了1步。
法國外交部長居貝(Alain Juppe)今天說,法國正鼓勵敘利亞反政府人馬邁向組織化,但法國仍然反對外國軍事干預敘利亞,以阻止敘利亞政府暴力鎮壓平民。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阿盟16日向敘利亞發出最後通牒,要求阿薩德政府,在3日內,停止血腥鎮壓示威者,並容許國際觀察員到當地,否則要面對經濟制裁;土耳其也正研擬經濟制裁。週三維權人士表示,有14名軍人和17名平民死亡。
在布魯塞爾14日舉行的歐盟外長會議,決定再次擴大對敘利亞的制裁。美國擔憂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擬在敘利亞建核能廠的計劃。 由於敘利亞政府持續鎮壓異議人士,歐盟在總部布魯塞爾舉行的外長會議14日決定對敘利亞實施新的制裁措施,同時表示不會現在就對敘利亞政府採取軍事行動。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在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12日宣告,因敘利亞持續鎮壓民主示威而暫停其會籍,敘國營電視臺13日表示,敘國呼籲召開阿盟國家元首緊急高峰會議,討論敘利亞境內動亂情勢。境內暴徒攻擊相關使、領館,遭各國譴責。
阿拉伯聯盟(ArabLeague)12日在一項令人意外的行動中,暫停敘利亞會籍,直到阿塞得(Basharal-Assad)總統執行阿拉伯各國所達成的停止暴力對付抗議者的協議為止。阿盟並且呼籲敘國政府與反對派討論過渡協議。
(大紀元記者王凱旋台灣編譯報導)隨著原本忠於敘利亞政府,但最後反過來支持反對派軍人人數的增加,聯合國認為,在利比亞發生的人民革命型態也可能發生在敘利亞。
(大紀元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今年是柏林牆倒塌22週年。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在強大的民意面前被迫開放柏林牆邊界,大批東德民眾蜂擁穿越柏林牆,投奔民主自由的西柏林。柏林牆的轟然倒塌加劇了東歐巨變的進程,也是自由戰勝暴政、共產專制倒台的又一次歷史見證。
(大紀元記者萬平編譯)雖然阿薩得政府上週稱,無條件同意阿盟提出的停止暴力並與反對派展開全國對話的倡議,但敘利亞國家委員會(Syrian National Council)7日呼籲國際社會干預,以保護敘利亞霍姆斯(Homs)城內被砲轟的民眾,稱當地處於「人道危機災區」。
(大紀元記者王凱旋台灣編譯報導)多次出爾反爾的敘利亞政府11月2日又表示同意阿拉伯聯盟的建議,願撤回街上暴力鎮壓示威者的武裝部隊,但國際外交人員及國內的抗議人士態度保留,觀望承諾的最終結果。
(大紀元記者黃捷瑄台灣編譯報導)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NTC)31日宣布,留美學者基伯(Abdul Raheem al-Keeb)當選臨時總理,將帶領利比亞走向新政局,基伯表示將在2週內組成內閣。
(大紀元記者萬平編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31日午夜正式宣佈,結束在利比亞的軍事任務。7個月前,北約根據聯合國授權,在利比亞展開軍事行動,有力的幫助了反抗軍推翻卡扎菲的政權。
阿拉伯國家聯盟委員會已經擬定一份調停計畫書,內容包括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雙邊在開羅舉行會談。
(大紀元記者萬平編譯)在敘利亞中部城市霍姆斯29日又傳出激烈槍聲,當地維權人士指,事件中數人被軍隊開槍打死。敘利亞總統阿薩得週日威脅西方國家干預,將令中東如阿富汗。 半島電視臺報導,維權人士說,當坦克週六進入霍姆斯巴博艾爾(BabAmr)區時,遠處都可聽到坦克、機槍等重武器攻擊的聲音。敘利亞人權觀察表示,到週六晚間止,霍姆斯有20人死,53人受傷。
敘利亞安全部隊週五(28日)對民主示威的民眾,再次進行血腥的鎮壓,目前已知至少有40人死亡。
也門安全部隊的一名官員說,一名高級警方指揮官在一次汽車炸彈中被炸身亡。 (20111028-Yemen-132784483l)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的反對者在敘利亞全國發起新一輪集會。活動人士說,在反政府示威進行中有一人被打死。 (20111028-Syria-132775598l)
(大紀元記者黃捷瑄台灣編譯報導)阿拉伯之春第一個舉行民主選舉的突尼斯計票結果出爐,伊斯蘭復興運動黨(Islamist Ennahda)囊括41%的選票,在217席的制憲議會中取得90個席位,成為最大黨。而選舉委員會公布結果的同時,少部分不滿的民眾發動了暴力攻擊。
(大紀元記者萬平編譯)在也門總統統薩利赫又再一次宣誓要下台後,也門醫療人員26日表示,從前一天夜晚到當日,首都薩那以及第二大城、南部的塔伊茲市(Taez),又爆發了新一輪示威與鎮壓行動,再度造成至少25人死亡。 半島電視臺報導,也門婦女民主運動成員週三在薩那街頭,婦女們焚燒她們的面紗,指控薩利赫的血腥屠殺。
(大紀元記者萬平編譯)尼日爾總統顧問包拉(Rhissa ag Boula)25日說,卡扎菲次子塞伊夫正在尼日爾北部武裝組織的協助下前往尼日爾(Niger)。前前利比亞過渡政府(NTC)一名官員先前稱,塞伊夫在利比亞靠近尼日爾和阿爾及利亞的邊境地區,可能會使用他人護照出逃。
(大紀元記者黃捷瑄台灣編譯報導)在阿拉伯之春民主運動中第一個辦理民主選舉的突尼斯選舉委員會24日表示,前1天的歷史性選舉秩序井然,逾9成的登記選民參與獨立55年後的首次投票。
利比亞過渡政府(NTC)23日在班加西舉行儀式宣告該國全面自由,並祝敘利亞、也門等國的反獨裁抗爭得到成功。後卡扎菲時代,外界分析,最大挑戰是:重建,樹立良好統治以及公平可持續發展。
(大紀元記者王凱旋台灣編譯報導)聯合國安理會於10月21日要求也門總統薩利赫(Ali Abdullah Saleh)結束33年政權下台以換取免起訴,同時強烈譴責也門政府軍隊對示威民眾的殘酷鎮壓,也門政府表示會積極應對此決議。而也門政府軍隊和反對派於22日在首都沙那爆發衝突,造成至少10人死亡。
共有約 1412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週二(6月25日)對香港、阿聯酋和馬紹爾群島的近50個實體和個人實施了經濟制裁,這些實體和個人充當了伊朗軍方的「龐大影子銀行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