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北非反獨裁風潮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敘國營電臺報導全國多數人贊成新憲法幾小時後,敘利亞維權人士表示,全國各地至少125人死亡。持續鎮壓下的公投結果,總統可連任一次,每任7年,總統仍掌全部大權;阿薩德總統可做到2014年,而且還可連任一次。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歐盟外長27日同意向敘利亞實施新制裁,針對敘利亞的中央銀行及多名內閣部長,凍結他們的資產,切斷資金來源,進一步向總統阿薩德施壓。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也門前副總統哈迪(Abdrabuh Mansur Hadi)2月27日正式宣誓就任也門(葉門)總統,也宣告掌權34年的也門前總統薩利赫時代終結。薩利赫將流亡埃塞俄比亞(Ethiopia)。
美國總統歐巴馬(又譯:奧巴馬)政府及其阿拉伯與歐洲國家盟邦正設法迫使敘利亞領導人交出政權,但美國官員承認,他們不論是在敘國政府內部或四分五裂的反對派,都找不出合適的取代人選。
在敘利亞反政府抗爭將近一年之際,美國白宮和國務院2月21日首次暗示,若敘國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不顧國際指責,持續鎮壓反政府群眾,不排除提供反對派軍事援助。
歷經1年的動盪,也門2月21日舉行30多年來首次總統大選,儘管候選人只有現任副總統哈迪(Abdrabuh Mansur Hadi),民眾仍然相當踴躍地參與。歐盟觀察員指出,開始的投票率比預期的還好。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敘利亞敘維權人士說,安全部隊在大馬士革實彈射擊反對阿薩德民眾,造成至少1人死亡,60人被逮捕,萬餘人在躲避槍彈,互相推擠、踩踏時,許多人受傷。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皮萊(Navi Pillay)女士在聯合國大會上指責中俄在安理會的否決票,為敘利亞當局暴行壯膽。她形容敘利亞政府是「傾巢而出」,對反政府勢力發動全面攻擊。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阿盟成員擬要求聯合國成立一個聯合的維和部隊,並任命一位特別的阿拉伯特使設法制止在敘利亞的暴力行為。美國白宮幕僚長路易(Jacob Lew)指阿薩德政權倒臺只是時間問題。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敘利亞官媒報導,一家軍醫院院長、准將庫利(Issa al-Khouli)週六(2月11日)在首都大馬士革住家外遇刺身亡,顯示內亂已蔓延到重兵守護的首都。由於阿薩德公然重兵攻擊平民,聯合國決定繞過安理會,過一召開聯合國大會,討論敘利亞現況。
敘利亞反對派組織敘利亞全國委員會(SNC)指出,敘國部隊今天猛烈炮轟荷姆斯市(Homs),持續攻擊多個區域,造成50人死亡。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週六(4日)表決由阿盟提議的敘利亞計劃決議案。這項議案的內容主要為呼籲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下台,以結束該國近一年來的動盪。在安理會15個會員國中,13國投下支持票;中共及俄羅斯再度在敘利亞的相關議題中,投下否定票。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在敘利亞新的流血衝突報導後,西方強權和阿拉伯聯盟要求聯合國立即採取行動,終止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的「殺人機器」繼續殺害平民,但中俄拒絕支持,讓阿薩德下臺的草案,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丘爾金1日表示,俄羅斯不會在聯合國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做出任何讓步。
由阿拉伯聯盟提出的解決敘利亞衝突計劃,在聯合國安理會遭到俄羅斯與中國的掣肘。對此,阿盟及西方國家呼籲安理會盡快作出決議,讓「殺人機器」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儘快移交政權。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俄羅斯建議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在沒有任何先決條件的情況下,在莫斯科會面。俄外長週一稱已獲敘當局積極回應,但敘利亞國民議會拒絕了莫斯科斡旋談判,要求總統阿薩德必須先下臺。 俄羅斯抵制西方敦促聯合國制裁敘利亞武力鎮壓人民的呼籲,1月30日宣稱,敘利亞政府已接受俄羅斯的建議,準備與反對派和談。但反對派全國委會隨即公開聲明表示拒絕談判,除非...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維權人士說,敘利亞政府軍隊發動攻擊,星期日(29日)奪回大馬士革東郊的控制權,政府軍與起義軍的激烈戰事下,居民逃竄,至少3人被殺。一輛運兵車被路邊引爆炸彈波及,6名軍人被炸死。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敘利亞部隊27日加強鎮壓行動,維權人士通報,2天來共有120人遇害。目前歐洲及阿拉伯國家正促請聯合國安理會,要求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下臺。而阿盟觀察團星期六決定暫停觀察任務,等候進一步通知。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編譯)在俄羅斯繼續抵制制裁其阿拉伯盟友敘利亞之際,敘利亞阿拉伯紅新月(SARC/南盟)秘書長被殺,敘安全部隊持續在全國范圍內的鎮壓抗議民眾。敘境民眾也舉橫幅抗議俄羅斯不顧人民艱苦困境。 半島電視臺引述紅十字會的消息,也是SARC伊德利卜(Idlib)省負責人的吉貝諾(Abdulrazaq Jbeiro),在首都大馬士革參加完會議後,回伊德...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1月25日是埃及人起義,推翻穆巴拉克獨裁政權一週年的日子,埃及人民在邁向民主的之際,紛紛回到開羅塔利爾廣場(Tahrir Square)紀念這個重要日子,並要求軍政府立即下臺。而軍政府也適時提出解除緊急狀態。
(大紀元記者萬平編譯)沙特阿拉伯表示,它將從敘利亞撤出沙特觀察員,以抗議敘利亞政府未能尊重阿盟結束敘利亞長達10個月的暴力鎮壓的承諾。敘利亞全國理事會(SNC)正式要求阿盟將敘利亞危機交由聯合國安理會處理。
也門官員22日説,薩利赫總統已離開也門,到美國治病,同時,他誓言會回到也門領導他所在的執政黨。早前議會通過給他完全豁免權,以換取他執政33年的權力。
(大紀元記者萬平編譯)在一系列抗議活動後,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NTC)的副主席果加(Abdul Hafez Ghoga)22日提出辭呈。此前一天,反對新政府的抗議者衝入這個執政機構位於利比亞東部城市班加西的辦公室,要求卡扎菲時代的官員被解職。
美國國務院20日發布聲明警告,由於敘利亞安全情勢惡化,近期可能關閉駐敘利亞大使館。此舉可能使美國與大馬士革血腥鎮壓抗議行動的緊張關係愈加嚴重。阿盟觀察團團長稱任務成功;中俄反對外部干預敘鎮壓;敘土邊境囚車遭襲,14人亡;敘軍重砲激戰9死,多人受傷。
國際人權組織國際特赦警告說,如果中東和北非地區的統治者不確保民眾的民主和人權,民眾的抗議活動和政府的鎮壓行為今年就會繼續不斷。 (20120108-Amnesty-Report-136919398l)
阿拉伯聯盟各國部長今天在開羅會商,同意讓飽受批評的觀察團續留敘利亞。鑒於敘利亞暴力持續奪走更多人命,阿盟承諾將增派觀察員,但未向聯合國尋求協助。
(大紀元記者萬平編譯)阿拉伯聯盟(阿盟)8日在開羅開會討論觀察團視察敘利亞近兩星期後提交的第一份報告,儘管在他們觀察期間,敘利亞流血衝突從未停止,阿盟外長還是決定暫不召回該組織駐敘觀察團。消息指,阿盟可能尋求聯合國協助。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數千名親政府敘利亞人在首都大馬士革參加了葬禮,悼念週五在自殺式炸彈襲擊中,喪生的至少26名遇難者。俄航母敏感時期於7日抵敘軍港(Tartus)。阿盟觀察團準備星期日公佈,他們在敦利亞調查的結果。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阿盟秘書長阿拉比(Nabil El-Araby)週一在埃及首都開羅的記者會上表示,敘利亞軍隊雖然已將重裝備撤出市區,但在阿盟觀察員查訪期間,軍隊和狙擊手仍持續射殺人民。
(大紀元記者萬平編譯)阿拉伯國家聯盟(Arab League)一個諮詢組織週日促請阿盟的觀察員離開敘利亞,他們認為阿盟觀察團未能阻止鎮壓。阿盟觀察團先遣隊1日返回埃首都開羅。據估計,自阿盟觀察員上週二觀察以來,超過150人死亡。
阿拉伯聯盟所派遣的觀察團(Arab League)在12月26日抵達敘利亞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觀察行動,查證總統巴夏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是否停止鎮壓抗議的民眾。然而根據外電報導,敘利亞境內的暴力行動仍有增無減,死亡人數不斷上升。
共有約 1412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2024年6月1日至13日不到兩週內,至少13名中共高級官員病亡,全是中共黨員,包括兩名中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鄭炳清、原瀋陽軍區副司令員宗順留,一名副省部級高官、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汪峽,以及年僅54歲的廣東省珠海市商務局副局長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