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田
(新紀元週刊349期,作者謝田)在紅朝「以房養老」的忽悠聲中,雖然人們多不買帳,也不相信,不過還是有許多國人寄望於中國的房地產價格會繼續增長,房子以後會越來越值錢。但如果人們聽一聽、看一看其他國家的歷史經驗,人們的想法可能就不太會一樣了。
(新紀元週刊348期,作者謝田)國際經濟新秩序的標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已進入最後衝刺。今年7月美國副總統拜登訪問新加坡時,就聲稱要在年內完成TPP的談判。與此同時,「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關係」(TTIP)也在歐美間閃亮登場。兩個協議橫跨太平洋和大西洋,已經把全世界最主要的經濟體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聯繫、組合起來了,它是以美國為首的國際...
(新紀元週刊347期,作者謝田)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鮑爾森(Henry「Hank」M.Paulson Jr.)近日在紐時撰寫評論,稱中國經濟「回到正軌上來了」(Back on Track)。真是這樣嗎?首先,鮑爾森是前任美國財政部長,跟中共領導人交往密切;其次,鮑爾森以前的公司和他現在的諮詢公司,或在中國有巨額投資,或與中國政經高層有緊密的聯繫。所以,人們對...
(新紀元週刊346期,作者謝田)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最近指出,中國當局可能會容忍明年部分地方政府債務出現違約,以在舉債激增之際「加強市場紀律」。中共可能容忍中國部分地方政府債務違約、宣告破產?這是個會讓許多人意動、心動、甚至心內震顫的問題。在紅朝60年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承認自己的「人民政府」、「黨和政府」會有破產這樣的事;最不濟的時候...
(新紀元週刊345期,作者謝田)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在做了兩任後,看來奧巴馬希望在總統任期的最後兩年,由另一人為美國的貨幣政策把關。實際上,從伯南克2006年2月被共和黨的前總統小布什任命,擔任14年任期的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 Board of Governors)的成員、以及一個四...
中國大陸人口老齡化發展迅速,未富先老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據說到2020年,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將從2012年的1.9億增到2.4億,而到2025年將突破3億,相當於今天美國的人口。而在中國國有銀行大鬧錢荒、銀行房地產信貸過度、銀行壞帳和企業三角債再度興起之際,中共所謂的「以房養老」的試點方案即將明年出臺。關於這個方案的風聲一放出,就立即引起了人們廣泛的反彈。
中國政府最近啟動上海自貿區建設的配套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項,是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實現可自由兌換。如果說,中共以前的經濟改革,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的話,那這次的試點,則可以說是「摸著石頭下海」了。人民幣在上海試水能成功嗎?那要看中南海在這條路上究竟敢走多遠。
(新紀元週刊340期,作者謝田)中國經濟的衰退、錢荒和通脹,已造就了十足的滯漲,經濟的頹勢也變成了壓在全體國人心上的石頭。在當局是否刺激投資、是否放鬆銀根、是否再發貨幣之間瞻前顧後、猶豫不決之際,中國大陸網上有位「武漢超級玩家」提出了一個問題,問中國會不會為了維穩、再次劫富濟貧?這位超級玩家說,中國的劫富濟貧,在他爺爺那輩就發生過了,他爺爺那時是地主,半個縣...
(新紀元週刊339期,作者謝田)與業界朋友閒聊,談及中國的錢荒、房地產泡沫、影子銀行、地方融資平臺,和天量的地方債,有人說起這些問題中,哪個會最先出問題,哪個最可能讓人措手不及,以及哪一個會是最致命的等一堆話題。尤其是,當中國銀監會的主席說,中國地方債和影子銀行的風險「都可控」,就更令人感到狐疑。因為,人們已經從歷史中學到了教訓,就是中共領導人的話,不但是完...
(新紀元週刊338期,作者謝田)近來有兩件與中國大陸有關的事,都觸及中國社會最基本的要素。一是中國大陸的朋友告訴的,另一則是中國大陸一個專欄作家披露的。兩件事一件發生在中國,一件發生在美國;一個涉及中國政府,一個涉及美國政府。而就在這兩件事發生的同時,世界銀行又給中國政府提出了幾項有趣的「建議」,給如今繽紛、混亂、迷茫的世界,平添幾分滑稽和幽默的色彩。
新紀元前夜歐洲行:食在巴黎 (第337期2013/08/01)
中國的錢荒還沒解決,鬼城又再度遍地開花。有人自然會問,錢荒之際,錢都跑到哪去了?鬼城增加,也有人懷疑,為何光天化日之下「鬼」會越來越多,應該邪不壓正才對,陰氣怎麼會那麼重?鬼城和錢荒,都和錢財有關,那麼二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二者的關係梳理清楚了,鬼城和錢荒的根源,及其未來趨勢,也會變得明朗。
中共總理李克強在最近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稱當前中國的經濟和金融面臨嚴峻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使他「透不過氣來」。李還明確指出了六個方面的具體問題。從李克強的問題中,人們不難分析判斷出,中共的總理已經自己承認了,中共本身就是造成中國社會動亂和金融震盪的一顆定時炸彈。
(新紀元週刊334期,作者謝田)中國近來的「錢荒」,還沒怎麼經歷過「逃荒」、沒有度過「荒年」呢,有好事者,就試圖化腐朽為神奇,寄希望於這個錢荒的危機,會成為一個轉機,會帶來「逼使」中國走向金融改革、經濟改革、甚至政治改革的契機。錢荒能否「逼」出中國的政經改革,不只是錢荒未來影響的問題,還涉及到錢荒的根源以及中國經濟和中國政府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去解決這...
美國佛州醫療器械公司(Specialty Medical Supplies)總裁斯塔恩茲(Chip Starnes)被一百多名中國工人扣押6天,後來不得不繳付「贖金」、離開中國一案,雖然暫告一段落,但它的深遠影響,還沒有顯現出來。斯塔恩茲在他的北京工廠的鐵欄杆內愁眉苦臉、無可奈何、失去自由的那一幕,已經深深印刻在所有在中國投資、經商、或準備去中國投資的外國人...
當年讀MBA時上「公司財務」這門課,帶英國口音的金融教授曾打趣的跟我們說,現在你們知道什麼是「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了,以後貸款買房子的時候,你們該拿出工商管理碩士的樣子,應該更神氣、更跩一些,可以要求用LIBOR做基準跟銀行談判房貸利率,而不用土裡土氣的「Prime rate」(最優惠利率)。後來在買房子的時候,還真的試探的問了一下LIBO...
(新紀元週刊320期,作者謝田)英國逗留期間,與倫敦的朋友會面,告訴他們住在肯星頓區(Kensington Forum),他們接我去瑪麗王后大學演講和培訓。接的朋友說,這裡是倫敦西南,很貴的地方。我說我不知道,旅館是別的老師訂的,團體價格好像不算太壞。旅館周圍的住房,那些排屋,也就是紐約、費城中等價位的Townhouse模樣。朋友說,這些房子的價錢,動輒百萬...
(新紀元週刊329期,作者謝田)與在英國結識的新朋友、管理諮詢公司的合夥人戈登‧哈維(Gordon Hardwick)和格林威治大學的彼得‧伏拉幬(Peter Vlachos)教授酒館談天之際,問他們和英國的國民們怎麼看待英國的皇室。因為英國是代議制民主、議會民主的發源地,但至今仍然保留著歐洲乃至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皇室,這是怎麼做到的呢?那些不絕於耳、呼籲廢...
(新紀元週刊328期,作者謝田)離上次來到倫敦希思羅(Heathrow)機場,轉眼已經好幾年了。那年,還是在去慕尼黑之後回美國的路上,在希思羅轉機。轉機時,還有些充裕的時間,就在希思羅裡轉了幾轉。當時在希思羅最愜意的,是在每餐吃德國的香腸、麵包和奶酪,胃口開始有些抗議之後,終於吃到了美國風格、大盤的烤雞肉沙拉。許許多多的綠葉蔬菜下肚,才覺得離自然近了一些。從...
(新紀元週刊327期,作者謝田)中國國資委的專家說國企都不是壟斷企業,人們很難理解他的邏輯在哪兒,因為他們自己也承認他們使用行政壟斷,中國也有自然壟斷。他們說某些企業有多元化、同時擁有多種業務、還有副業,因此就不是壟斷,這也完全不符合邏輯。同時經營不同的業務,但是它在某項業務上有這個壟斷的權利、壟斷的力量,它就是壟斷。行政壟斷、行業壟斷都是壟斷,因為實質上它...
中國的央企算不算壟斷型企業,近來居然成為一個需要辯解的話題,也真是世界奇談。中國國資委的專家說,任何一家央企「都不是壟斷企業」,聽的讓人不僅瞠目結舌,不知道這些人與我們是不是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之上。或者,雖然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內,但由於專制的間隔和封閉,我們可能真的活在兩個世界之中。說不定真是這樣的,看看朝鮮政府和民間的滑稽作為,人們是不得不常常自問...
(新紀元週刊325期,作者謝田)哈佛大學一位經濟學教授給歐元區國家法國開了一個提高競爭力的處方,引起許多討論。法國據說已經根據這個處方進行了稅制改革,力圖走出經濟衰退。這個處方會不會對恢復法國和歐盟經濟真正有所助益呢?同樣的藥方,是否對中國經濟也有某些借鑒意義呢?
(新紀元週刊324期,作者謝田)前些天在電視上看到,現任和仍然在世的前任美國總統們聚集在德州達拉斯,在南方衛理公會(Southern Methodist)大學參加第43任總統小布什的總統圖書館和紀念中心的揭幕式。上次所有在世的總統和前總統聚在一起,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每位美國總統離職後,都會建一個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圖書館暨紀念館。這個把...
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目前據說已經達到15~18萬億人民幣的規模,地方基建項目的資金,來源與銀行資金池或信託資金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有些分析家認為,市場極為擔憂的地方債務風險,正在向普通民眾轉移。其實這種轉移,並不是什麼現在才出現的、令人擔憂的現象,而是地方債必然的出路;也是在中共治下的專制社會裡,中國人必然要承受的惡果。
上星期跟「希望之聲」的一個記者閒談,她說拙文〈中國GDP為何一半不知去向〉被轉載了很多,被網友貼到國內論壇上去了。問她看沒看到什麼反饋,尤其是反對的見解,她說沒太留意。末了她突然說,中共官方出臺了什麼東西,好像中科院發表了一個報告,說這些「不知去向」的中國GDP被找到了,是被「跨國資本家」給拿走了。中科院怎麼會發表關於中國經濟的報告呢?我說是社科院吧?但她...
GDP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落下帷幕。中國官方媒體宣傳說,五大國際機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及亞洲開發銀行(ADB)等官員在幫北京出謀劃策,「支招中國經濟」云云,讓紅朝統治集團的國際虛榮心,及其迎合人們喜歡大幫哄、湊熱鬧的心理,和拉大旗做虎皮、欺騙國人的心態暴露無遺。
(新紀元週刊320期,作者謝田)中國大陸的一個朋友最近告訴說,他剛剛去銀行換兌美元,結果連1000美元也要預約了!朋友驚呼「天啊!」的時候,正是金磚五國在德班探討成立共同銀行的時刻。
今年暑期,要帶一組近20個學生去歐洲旅行,作為他們暑期「國外留學」(Study Abroad)項目的一部分。美國大學生的「留學國外」(Study Abroad)和中國人的留學概念還有些不同,通常短期學習的也都算,不一定是國人概念中的長期留學。暑期的所謂「留學」,也只有兩個星期而已。今年我們會去英國和法國,在倫敦和巴黎待上一待,參觀諸如歐洲的經合組織、高等院校...
中國網路上有財經評論家撰文,質疑為什麼中國GDP的幾乎一半不知去向。這個分析說,中國職工工資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從1991年的15%降低到2005年的11%;而發達國家民眾的收入總額占GDP的比重一般在50~65%之間,加上政府財政收入占40%左右,兩者相加差不多是100%,是塊完整的蛋糕。這個論述基本上是準確的,比方說美國,2010年美國...
GDP
香港政府實施新修訂的《進出口規例》,對離境人士所攜帶的出境奶粉數量進行限制,每人不能超過兩罐;而且,攜奶粉出境的人,也只限於年滿16歲以上的,違反者可罰款50萬元甚至監禁兩年。這個前所未有、令人震驚的舉動,是對香港在世界上得以立足的、自由市場和自由企業精神的摧殘;也意味著在北方的陰影之下,香港離真正的、曾經可以引以為榮的自由港的地位,正漸行漸遠。
共有約 52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南方洪災慘重,中共為何屢次無預警洩洪?水庫周邊地圖是國家機密,你住哪級淹沒區你知情嗎?水庫之殤,中國人頭頂「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