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田
世界经济的一片纷乱之中,哪个国家在硬撑,哪个在造假,哪些在艰苦奋斗,哪些突显英雄本色,都一一在目。数月前撰文曰,美国在经济上应该学习德国。如今看来,学德国又有了更多的理由。德国人没吹嘘自己的高铁,也没送宇航员上天,军事上两次大战都吃了败仗,但德意志民族无疑是世界上最值得钦佩的人民,德国国债引出的负利息,再次让人们见识了他们沉稳、踏实的民族个性。
红朝御用文人的胆子现在是越来越大了,怎么不着边际的歪理邪说都敢往外抛。最近他们说中共的治理制度,是基于儒家的智慧,因此非但比自由民主制度更优越,还给中共政权披上一件合法性的外衣。这些家伙大概是把“批林批孔”给彻底的忘记了。而在经济和商业领域,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共党支部大举进入外企;御用学者说这是“管理的智慧”、是外企“本土化”的举措。
西方社会有则谚语说,“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这话是从《圣经》那里来的,意思是说当下人类发生的任何事情,以前都曾经发生过了。怎么说呢?这则谚语应该至少有两层涵义,一则是说任何发生在人类社会的事情,不管是善事还是恶事、好事还是坏事,都应该能从历史上找到先例,因为人类历史就是在很大程度上的...
巨商拉嘉‧辜布塔巨大的成功和迅速的坠落,给人们留下深刻教训。他是世界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前总裁、印度裔美国人拉嘉.辜布塔(Rajat K. Gupta),是世界企业界泰斗级的人物。他曾是美国航空、宝碱(P&G)和高盛等公司的董事,也是洛克菲勒和盖茨基金会的理事。位高权重、财富丰厚的辜布塔,就在人们都认为他是在道德和诚信方面毋庸置疑的人物...
哈佛大学东亚所教授傅高义(Ezra Vogel)最新出版了《邓小平与中国的转型》(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一书,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对此书发表了长篇的书评,说这本传记虽然揭示了中共领导人邓小平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但也可能留下了多多少少的一些盲点。
中共“崛起”的愿景、期望,或者鼓噪与呐喊,在神九对接天宫一号和蛟龙下水的时节,似乎达到了阶段性的顶峰。但令中南海红墙内官员吃惊的是,这些伟大成就不仅未能换来国内外预期的欢呼,还招惹了许多反感和憎恨。对毛左时期记忆尚不陌生的人,会发现这些“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耗资千亿的壮举,都没有当年那些花费无几的“水压机”、“万吨轮”更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这...
海外独立媒体《新唐人电视台》任职的朋友转来一封观众A的来信,读罢直让人拍案而起、感慨万千;义愤填膺之余,忍不住想给这位大学生写封回信,也想借此向全中国会翻墙和准备翻墙的大学生们说几句心里话。这就是这封千言公开信的缘起。这封《新唐人》观众A的来信,其主要部分照录如下:
中国反强拆、保家园、为维权奋战的人们,应该做梦都想拥有底特律商人茂隆的运气,也会羡慕茂隆鏖战美加两国政府的能力和阵势。《彭博商业周刊》今年5月有篇由记者苏姗.伯费尔德(Susan Berfield)写的报导,生动讲述了美加边境一座大桥的八旬主人,是怎么同时跟美国和加拿大几个政府对峙的。
西方在中国的投资者和中国在西方的投资者,近来都有些茫然和措手不及。金钱的交换和文化的交集有碰撞时,本来就会成为国际商务的挑战。当挑战掺杂了来自政治层面的因素时,更会产生微妙而复杂的猜测和互动。西方投资者不知该如何看待他们在中国的投资,也不清楚中国未来的走向;面对中国投资的西方业主,也不知他们经历的究竟是什么,世界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斥着买卖双方的心理。
美国有部电影叫《鳄鱼邓迪》(CrocodileDundee),描述了一个澳洲导游在被鳄鱼几乎咬断了腿的情况下,如何成功逃生。故事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刻意要采访他。实地采访后,邓迪又被邀请到纽约一游。“澳洲牛仔”腰别短刀在纽约的经历,令人忍俊不禁。纽约人与世界其他地区人们的差别,得到淋漓尽致的描述。
龙年进入仲夏,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形势正在加速恶化。即便在欧美强大的压力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回落至去年底以来5个多月的新低,金融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已悄然发生转变。中国大陆经营环境恶化之中,大批台商纷纷卖地卖厂,演出了一场撤退的大逃亡。回想台资蜂拥至进入大陆的情景,好像就在昨天。业内人士估计,未来两、三个月的窗口内,许多中国企业的资金链,恐怕...
工业国集团G8峰会即将在戴维营举行,在解救欧债危机、应付希腊问题的挑战上,美国和德国的立场南辕北辙;美国媒体说,美德对经济解药的立场,宛如它们来自不同星球。其实,世外高人都说,世上各个民族确实有不同的宇宙来源,只不过人们现在还意识不到而已。但两国在经济立场上的分野,却有人类两大对立政治经济思潮的背景。在当今世界纷乱的政经局势下,德国的许多做法,其实应该是美国...
多事之秋2012的夏天开始了,今年暑假打算好了要在纽约度过一段时间,会会各路的新老朋友,做点一直想做的事,也好好尝尝法拉盛闻名遐迩的中国菜。生活在纽约,与南方的悠闲和舒适相比,“衣食住行”四大之中,“衣”的兴致缺缺,纽约的“住”和“行”都实在不敢恭维,只有“食”还说得过去,也算老天对纽约客的公平。每次来纽约感受都不尽相同,每次都想起那句美国人评纽约的老生常谈...
好莱坞在一般美国民众眼里,离普通人的生活算是再邻近不过,也再遥远不过。说它近是说好莱坞的大小明星整天在电视上亮相,说它远是因为他们毕竟是明星;而明星呢,明亮耀眼但又可望不可及的星星者也。好莱坞就是由这么一群常被人们调侃,相当高不可攀,奢侈而高调,并且鱼龙混杂的人们组成。在南方小城,格外想在演艺界出人头地的也许会去好莱坞试试,但对大部分保守的美国民众来说,娱乐...
“美国愈合运动”(America Healing)是凯洛格基金会(W.K. Kellogg Foundation)赞助支持的一个族群平等、种族弥合项目。凯洛格基金会以威尔.K.凯洛格(Will Keith Kellogg)的名字命名,他是凯洛格公司(Kellogg Company)的创始人。生活在美国的人们,无论大人和孩子,大概没人没吃过凯洛格的麦片和玉米片...
经济出现危机时,会是什么样子呢?许多民众只是听说过理论上的、那些资本主义社会才会出现的危机,而中国是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危机”的。中国最接近危机的那次,还是毛的遗孀江青等“四人帮”的错,因为他们把国民经济弄到了“崩溃的边缘”。当然,只是边缘而已,还没坠入深渊。这大概是中国百姓所经历过的、与“经济危机”最亲密的一次接触。
处于前景未卜或左右为难的境地时,国人一般会说是遇到了三叉口,或到了十字路口,需要在两条道路间做个选择。而西方人呢,则喜欢说遇到了“Dilemma”(进退两难),或者必须在两个女妖精之间做一个选择。
中国目前的政治和经济局势,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中共内部各派系的纷争,起初人们还纷纷看热闹,但渐渐的越看越厌恶、越看越心寒,那些政争、贪腐、谋杀、淫乱和谋反,一个比一个黑暗,一个比一个肮脏。天意昭昭,这一出出丑陋和卑鄙的闹剧,应该让全中国人都明白面临的这个利益和暴力集团,究竟是什么成色。人们开始反思,共产党看来这次真的要玩完了;人们更加紧迫和现实的在考虑,中共...
两年前,天象和世事变化还没有现在这么明显,有天跟一位在美国的中国商人吃饭,说起天灭中共的话题他不以为然。他整天思考的是赚钱,因为他的生意横跨美中两国,在上海还投资了好几处房产。这家伙运气不算差,在中国赚钱买房,在美国经营餐馆和企业也能赚钱,还中过一次彩票,赢了二十多万美元。饭后老兄非常诚恳、语重心长的说,中国绝对不能乱,一定不能乱,一乱就完蛋了。
中国学者中有人认为,可以用“重庆模式”去拯救目前中国的房地产,甚至中国经济。如果这个设想能行得通,也不啻为中国经济的良药。但首先必须确认的是,“重庆模式”的本质是什么;模式对山城(编注:重庆市区的别称)的房地产市场和经济,是否有过积极的作用,以及它实施的成本和效益;如果模式被多级放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如何;以及模式本身的政治背景和实施的后效。由此才能确定这是...
前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氏被解职的消息,令许多在重庆的台商慌了手脚。薄氏人走茶凉灯灭,让台湾很多大厂商都绷紧了神经,也在考虑是否向西北“转进成都”。当重庆的党政大权由一位主管工业安全的国务院副总理接任时,许多台商被告知,不需担心领导层变动会损害其投资,重庆的投资环境不会受影响。而且,如果遇上问题,他们的麻烦可以由中共高官以“副总理的姿态”直接解决。由主管工业的副...
许多年前,北大经济系的朋友讲了个故事。他们几个学经济的本科毕业后,去校园东面的中关村农贸市场闲逛。中关村农贸市场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它是当年穷学生们很喜欢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可用粗粮票跟老乡换鸡蛋和海棠干。朋友他们去的那次,一个卖苹果的老农听说是经济系的高材生,就问他们苹果的价格是怎么定的、应该怎么去定。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从何谈起,才知道书本知识与现实实际...
中国知名房地产开发商说,他们是政府的夜壶,“撒尿要把夜壶提出来,撒完尿再把夜壶塞回去。”这个十分不雅但八分贴切的说法,固然反映了在政府调控的压力下,新一代中国资产阶级人士的愤懑,但从全社会的角度看,这些说法和这些中共权贵羽翼之下的新宠资本家和红顶商人,还是不免有几分过多的矫情。严格的讲,他们是得了便宜还在卖乖,得了好处还在诉苦,是真正的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
几年前去纽约州参加会议,中午约了一对日本朋友吃午餐。出了会场走去停车场时,还没到汽车前,他们夫妇俩就哈哈大笑。问他们笑什么,他们说美国佬怎么停车都停反了,屁股都朝外停呢?当时没反应过来,汽车屁股朝外是什么意思?原来,他们说的是美国人在停车场上一排排的停车时,是车头朝里开进,走在停车场的两排车之间,看到的都是车尾。而在日本,据他们讲,人们都把车子倒退进去,停完...
今年2月初,美国乔治亚州富尔顿郡(Fulton County)高级法院大楼外的台阶上,每月第一个星期二的政府拍卖会如期举行。富尔顿郡位于乔治亚州中北部,是亚特兰大市的所在地。这天的拍卖与往日的略有不同,以往多是几万到几十万美元的民宅,当郡政府官员宣布亚特兰大市中心的美国银行大厦是拍卖的对象时,亚特兰大都会区的居民,都对这个极富象征意义的大楼被拍卖,怀着一种复...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他任期的最后一次国情咨文中,四次提到中国,但都是从负面提及的。奥巴马宣布成立“执行工作组”,直指中国在贸易及其他商业行为上的违规,表示要有所作为。美国政府将就中方不符合国际规范的领域,直接向中国施压。施压的成效会如何,还有待观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几乎异口同声对中共的强硬态度,相信对奥巴马的此番痛下决心,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中国大陆的新富阶层,是个颇能迷惑人的群体。因为这些人在奢侈品上的消费,让外界觉得中国已经是一个全民富裕的国家。世界奢侈品协会(WLA)和中国贸易促进会发表的报告说,去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126亿美元,占全球的28%。乍看之下,这个数字好像非常惊人。
美国和西方政府的官员与政治活动家,在对华政策上向来有两派对立的意见。一方是所谓的鹰派,他们没有幻想,力主强硬对待共产专制等极权国家;一方是温和的一派,通常支持中共的国家政策,希望通过接触来促进渐进式的改变。在国际间,前者通常被称为“屠龙者”(DragonSlayers),而后者,经常被称为“拥抱大熊猫的人”(PandaHuggers)。
即将进入2012年之际,中国经济学家曾警告说,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会低于预期,政府应该让民众准备好应对通胀的进一步恶化。七年前提出“金砖四国”的高盛七年后说,金砖四国(BRIC)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经济增长的峰期已过,由于人口老化和其他风险,四国经济增长有长期减缓的趋势。
炎恩.弗莱策(Ian Fletcher)是“美国繁荣联盟”(Coalition for a Prosperous America)研究贸易问题的资深经济学家,他最为人们所知悉的,是他对“自由贸易”的严厉鞭挞。“美国繁荣联盟”是一个全美草根性的组织,其宗旨是修正美国贸易政策,成员来自美国企业、农业和劳工等领域。弗莱策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曾是美国商业...
共有约 520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周六(6月29日),美国结束了与日本和韩国在东海举行的首次多领域演习。面对来自朝鲜和中共日益增长的区域威胁,美国在进一步加强和锁定与亚洲主要盟国的安全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