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資訊
香港政府預計在2020年大致達到空氣質素指標,議員關注針對各區污染情況的進展,特別是臭氧問題仍嚴重。另外,早前香港大學公佈研究結果,發現居住地的微細懸浮粒子PM2.5濃度較高,死亡率便愈高。
5 PM2
(大紀元訊)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昨日(23日)與18區區議會正副主席會面,呼籲區議會發揮地區監察角色,與政府部門加強合作滅蚊,預防登革熱。
(大紀元訊)全球及本港的癌症負擔正在增加,2013年香港共有13,589人因癌症死亡,當中主要致死的癌症為肺癌、大腸癌、肝癌、胃癌及乳癌。政府最快在今年底推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希望可在病徵出現前或疾病初期發現癌症,預防病情惡化。
人們都會注意清洗、護理頭髮,卻有時會忽略清洗梳子。時間一長,梳子上會積累很多毛髮、灰塵、頭油等骯髒的東西,如果不及時清理,那些髒東西和細菌又會回到清洗乾淨的頭髮上。聽上去很噁心,但卻是事實,因此定期清洗梳子是非常必要的。無論是梳子還是髮刷都很難清洗。現在就介紹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
港龍和米芝蓮名店新斗記再次合作,試菜則在新斗記尖沙咀分店舉行。菜式由新斗記名廚設計,再由港龍根據飛機餐的特色加以改良後,最終定出的20多種粵菜。
(大紀元記者周建鵬綜合報道)中華電力斥資600萬元推節能推廣計劃,市民每慳一度電,中電就會捐出一度電予弱勢社群,預料會有2萬戶家庭受惠,每戶可獲約300元的資助。另外,中電繼續與政府商討電力市場規管,呼籲政府慎重處理,以香港長遠利益為重。
港鐵西港島線啟用不足四個月,3個車站均出現滲漏問題。港鐵聲稱,滲漏無可避免,否認與工程趕工有關,會利用灌漿等方法儘快維修。有議員質疑港鐵的施工及監管有問題,促請港鐵儘快交代事件。
唐寧茶首席女調茶師薩克(Philippa Thacker)日前來台示範調茶絕技,將綠茶、金盞花、矢車菊、草莓、藍莓結合製成「夏戀花果綠茶」,揭開夏季清甜序幕。
(大紀元記者莫森香港綜合報導)入境處過去兩日(18、19日)在上水拘捕33名違反逗留條件的大陸旅客,涉嫌非法從事水貨活動。另外,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七成受訪北區居民認為「一周一行」有助解決水貨活動。
(大紀元訊)法定最低工資水平5月1日起,由現時每小時30元,調高8.3%至32.5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在網誌撰文,表示實施最低工資4年來,總就業人口上升。而明年第二季將推出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已進入籌備階段。
每年夏天的金針花季,整片金黃色花朵灑在山坡上,景色美如畫;今年賞金針花不必上山,現在就能欣賞,吉安鄉稻香村1公頃的金針花海,5種品種色彩繽紛。
空污問題日漸受重視,而森林的清新空氣有助健康,台大實驗林管處進行森林療法及觀光研究,盼將溪頭打造成森林療癒重地。
衛生防護中心早前表示今年接獲64宗甲型肝炎個案,其中8人曾進食藍莓。食物安全中心會抽查市面上的漿果類產品。
政府錄得訪港人數及零售數據下跌。為刺激本港零售消費,政府斥資8,000萬促進旅遊發展。旅發局旗下優質旅遊服務協會(協會)將於4月27日至5月28日期間展開為期5個星期的「開心‧著數大行動」。至目前為止,超過1萬家商舖、食肆、商場及旅遊景點參與今次行動並提供優惠。希望刺激旅客到本港消費意欲,帶動零售消費增長。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公佈,本港再增加兩宗流感死亡個案,令今年以來的累積嚴重染病人數增至641宗,當中482人死亡,包括一名較早前病死的兒童,絕大多數個案均是感染H3N2甲型流感。
市區的士商會及團體正式向運輸署申請加價。據了解,「起錶」考慮由現時22元加至24元,每次跳表劃一加0.2元。運輸署稱,已收到加價申請,將與業界磋商,亦會諮詢相關部門的意見及小心審批。
台灣學生對檳榔致癌缺乏認知,許多學校透過實驗、訪問等方式,讓學生瞭解檳榔的危害,進而杜絕檳榔。
國民黨籍立委王育敏關心兒少沉迷網路遊戲問題,醫師建議2歲以上小孩每天用2小時。NCC則提供服務熱線02-33931885,若民眾家中有兒少網路成癮,可透過專線尋求協助。
您保有七美雙心石滬的婚紗照嗎!觀光局澎管處公開徵求「愛在雙心婚紗作品」活動,作為浪漫愛情島的最佳行銷利器,入選者還可獲得獎金。
藥用貼布也可以很時髦!生技中心開發出1款抗發炎植物藥紋身貼紙,除了可釋放草藥析出物提供消炎止痛及治療效果,還可客製化各種五顏六色圖案長條貼紙貼在關節上。
本港過去一日(13日),並無新增流感死亡個案。今年至今共有480人死於流感,包括一名小童。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指,隨著天氣開始轉變,相信冬季季節性流感高峰期已過,但當局仍會繼續監察疫情,或會在未來兩星期內,停止每日報告嚴重流感病例。
(大紀元記者林怡、梁珍香港報導)實施5年多的深圳居民「一簽多行」,傳將會改為「一周一行」,最快今日(13日)由中央政府公佈,一直困擾新界北區居民的水貨客活動有望得以紓緩,市民、商界等各方對此聲音分化。近半年來圍繞水貨客的爭議升溫,正好折射中港時弊,以及中共執政下大陸的信心危機。
中風是香港的第4號殺手,每年有1.2萬宗中風新病例,當中近兩成半由心房顫動(房顫),即持續性心律失常所引起。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房顫的患者,中風的風險比一般人高5倍。為及早辨別房顫隱性患者,港大推出免費房顫管理智能手機應用程式(App),以及將與醫院管理局合作的房顫普查計劃,擴展至私家醫生層面。
本港天氣近日乍暖還寒,昨日(9日)突然再多雙位數字的人(18人)因流感不治,令死亡人數增至470人。
港府昨日(8日(8日)宣佈將「流感大流行應變計劃」下的應變級別由「嚴重」轉為「戒備」級別。另外,再多3人因流感死亡。
清明連假國5好塞,民眾抱怨交通部承諾的宜蘭到台北90分鐘跳票,對此,交通部長陳建宇回應,未來會把國道主線和平面道路分開估算,避民眾產生誤會。
清明節連續假期今天最後一天,高速公路台南路段、及通往交流道的平面道路車流在下午起逐漸增加,交通至傍晚為止仍算順暢。
近年港人崇尚健康飲食,由過往的大魚大肉,變成多菜少肉,但「食得健康」不等於食得有營養。近年本港食物的營養價值,不論蔬菜、紅肉、白肉,均全面報跌;部份食物的主要礦物質含量更下跌48%。註冊營養師林思為小姐指,食物原材料營養貶值,市民日常飲食不一定能夠攝取足夠營養。
環境局提出,目前9.99%的「兩電」准許利潤回報率,有機會下調至6%至8%;並提出收緊審批權如果電費加幅超出某一個比率,行政會議有權把關;同時建議在2020年增加天然氣發電的百分比至大約50%,核電增至25%。當局會諮詢公眾3個月。
本港零售銷售顯著反彈。2月份的零售業銷貨值是466億元,按年急升14.9%,遠高於市場預期的下跌4.5%,較1月份回升近30個百分點,但首兩個月合計仍較去年同期下跌2%。
共有約 1994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由於中國經濟持續疲軟、人民幣貶值導致出國成本上升,以及簽證難度加大,中國人出境遊從疫情中復甦的趨勢正在減弱,中國人更多的選擇國內遊或短途出國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