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蔬果肉營養值最高跌近五成

人氣 327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4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王莉莉香港報導)近年港人崇尚健康飲食,由過往的大魚大肉,變成多菜少肉,但「食得健康」不等於食得有營養。近年本港食物的營養價值,不論蔬菜、紅肉、白肉,均全面報跌;部份食物的主要礦物質含量更下跌48%。註冊營養師林思為小姐指,食物原材料營養貶值,市民日常飲食不一定能夠攝取足夠營養。

近年外國開始研究食物營養素含量,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不少水果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含量,在過去10年下跌25%至50%。蔬果的鈣質、鐵質、維他命A及維他命C的含量,在過去30年間更全線報跌。

除了外國的研究揭示食物營養貶值問題外,香港也面對同樣情況。以食物安全中心去年12月發表的「香港首個總膳食研究──礦物質」營養數據,與中心網頁「食物營養搜尋器」數據比較,一些港人經常食用的蔬果、紅肉、白肉,所含的鈣、鐵、磷等主要礦物質普遍出現下跌現象,最多更下跌超過一半。

林思為指,食物原材料出現營養貶值,相信與食物種植及飼養方式轉變有關,現代農業著眼於高效益(即產量較多)、生長速度較快及較少蟲害的品種;這些品種往往碳水化合物及水的成份增加,但其它營養(礦物質及維他命)則沒有按比例增加。

生產方法令食物營養貶值

同時,外國研究亦發現,農作物產量與營養成份含量成反比,即產量越高,營養成份越低。現代畜牧業以增加動物生長速度及室內圈養方式養殖,有研究指,生長速度較快及於室內環境成長的雞隻,營養價值較於室外成長、生長速度較慢的雞隻低。

林思為續指,食物原材料出現營養貶值情況值得關注,以美國為例,大部份的營養指標和食物包裝上的營養標籤都是根據已過時的數據制定,如果市民跟隨這些營養指標和食物標籤進食,即使跟足營養法則,仍有機會未能攝取足夠維他命和礦物質:「以往進食3個桃,便能攝取足夠成年男性每日所需的維他命A,但現在則需要6個桃才足夠!」

營養不足可致亞健康

這次發現下跌最嚴重的磷、鐵質和鈣質,都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素。缺乏鐵質可引致貧血、疲累、免疫力下降、而缺乏鈣質和磷質則影響骨骼健康。

長期攝取維他命和礦物質不足,健康問題未必會立即浮現,卻容易引起亞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健康」不僅指沒有生病或體質壯健,而是在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三方面皆處於良好的狀態。即使身體沒有出現明顯徵狀,但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出現不適,這種介乎健康和生病之間的身體情況,便屬處於「亞健康」(Sub-optimal Health)狀態。亞健康的症狀包括:

● 頭暈頭痛
● 容易傷風、感冒
● 眼睛疲勞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一項調查發現,97%的受訪者曾出現亞健康徵狀,其中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出現3項或以上亞健康徵狀。以此推算,約有175萬港人正受亞健康困擾。

林思為建議,市民應多留意食物安全中心的最新營養資訊,同時注意自己日常飲食營養攝取是否足夠,特別是維他命及礦物質;並且不要偏食,要進食不同種類的食物。同時「市民不要以為既然食物中的營養下降,便加大進食某種食物以攝取足夠營養素(例如,大量吃橙來攝取維他命C或大量吃牛肉來攝取鐵質),因卡路里的攝取量跟進食量成正比,加大進食量有可能攝取過多卡路里,即使補足到一些營養素,卻隨時引致營養不均或肥胖問題。」

林思為建議市民若有需要,可諮詢註冊營養師或醫生有關飲食指導或服用營養補充劑的需要及劑量,以維持身體健康。

責任編緝:澹修德

相關新聞
蜂蜜的8種食物以外妙用
九個飲食改變  吃出窈窕好身材
美媒推薦七種超級食品 你聽說過嗎?
大自然禮物:9種最價廉又營養食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