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藝術】京韻大鼓

(圖/意文   攝影)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南陽關》
《南陽關》原為宋五﹙宋玉昆﹚曲目,最先是由他為之設計了一段京劇反西皮的唱腔,後來成為劉寶全的代表作。民國50年代以後,演唱者有將本鼓曲最後,那段伍子胥父親伍建章前來為子「托夢」一節整個刪去的簡本唱法。

(圖/意文  攝影)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借東風》﹙上﹚
《借東風》的版本不止一種,曲詞相近的還有另本言前轍的《借東風》,此外尚有中東轍另本,以借風、祭風場面的敘述為主;往昔大鼓名家演出時,《借東風》都是熱門曲目,透過民間藝人活靈活現的表演,將此一歷史公案、人物形象深植人心,傳唱不休。

(圖/于晴飛  攝影)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戰金山》
《戰金山》有一百一十六句,演唱時分為五落。內容敘述番營的完顏兀术與宋營主將韓世忠大戰於金山黃天盪,幸賴梁紅玉定計擂鼓佈奇兵,順利贏得勝利的一鼓段。

(圖/于晴飛  攝影)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金定罵城》﹙下﹚
《金定罵城》也作《樊金定罵城》,內容記述薛仁貴狠心在城頭不認二十年來苦心尋夫的異邦髮妻樊金定,可憐金定無奈難堪跪落城下細數冤怨、一字一淚、一句一叩,最後血淚流乾仍遭狠心薛禮誣指施「胭粉計」詐城,只好在天子面前自刎咽喉,一命歸休。此段鼓詞原是清代作詞家韓小窗所寫的子弟書曲本,京韻大鼓鼓曲基本上依韓小窗原作,轍韻亦未做更動,依次用「中東」、「人辰」、「由求」轍各一回演唱。

(圖/于晴飛  攝影)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金定罵城》﹙上﹚
《金定罵城》也作《樊金定罵城》,內容記述薛仁貴狠心在城頭不認二十年來苦心尋夫的異邦髮妻樊金定,可憐金定無奈難堪跪落城下細數冤怨、一字一淚、一句一叩,最後血淚流乾仍遭狠心薛禮誣指施「胭粉計」詐城,只好在天子面前自刎咽喉,一命歸休。此段鼓詞原是清代作詞家韓小窗所寫的子弟書曲本,京韻大鼓鼓曲基本上依韓小窗原作,轍韻亦未做更動,依次用「中東」、「人辰」、「由求」轍各一回演唱。此本乃甲本,較流行於天津。

(圖/意文  攝影)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孟姜女》(下)
《孟姜女》又作《孟姜女尋夫》,出自清代子弟書《哭城》。內容敘述孟姜女歷經千辛萬苦帶著給先生的寒衣來到邊疆,卻哭斷愁腸、哭倒一段長城的遭遇,本曲鼓詞描情深入、寫景細緻,民間流傳躍然紙上。

(圖/于晴飛  攝影)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孟姜女》(上)
《孟姜女》又作《孟姜女尋夫》,出自清代子弟書《哭城》。內容敘述孟姜女歷經千辛萬苦帶著給先生的寒衣來到邊疆,卻哭斷愁腸、哭倒一段長城的遭遇,本曲鼓詞描情深入、寫景細緻,民間流傳躍然紙上。

(圖/意文  攝影)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寶玉哭黛玉》
《寶玉哭黛玉》出自清代子弟書作者韓小窗所作《露淚緣》第十回<哭玉>,基本使用了子弟書的原文,差別不大,本曲也是白雲鵬的代表作之一。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木蘭從軍》下
《木蘭從軍》又叫作《代父從軍》或是《花木蘭》,原來為清代子弟書的曲目,是老一輩的藝人白雲鵬的代表作。

(圖/于晴飛  攝影)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木蘭從軍》上
《木蘭從軍》又叫作《代父從軍》或是《花木蘭》,原來為清代子弟書的曲目,是老一輩的藝人白雲鵬的代表作。

(圖/于晴飛  攝影)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 小段欣賞《層層見喜》
《 層層見喜》 是早期京韻大鼓常唱的小段,全段都用頂針格。﹙頂針,是指在語文中,同用一個字或短語或句子,上傳下接的一種修辭技巧叫做頂針。頂針格有橋梁、過場的作用,特色是節奏緊湊,可以增加緊張恢諧的趣味性。﹚至於「小段」則是作為演唱正式曲目之前的「帽兒」,本曲種早已無人演出。

(圖/于晴飛  攝影)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華容道》
此篇《華容道》是早年常用曲本,敘事的角度由曾操殘兵敗退一面入手,與另一派的常用曲本以孔明、關羽為主角敘述的方式不同,是早期藝人張小軒的重要代表曲目。張小軒在百年﹙l908﹚ 前曾灌製唱片一面,選擇中心段落唱詞四十四句,保存了張派唱法的精彩片段。

(圖/意文  攝影)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古城會》
《古城會》的內容介紹關公他護送著二皇嫂的座車離開曹營,在過五關斬六將後,一路兵疲馬倦來到古城,不但得不到守將張飛的信任,還在城下面臨了身後曹營追將蔡陽的襲擊,關公往前入不得關,往後又沒有臨戰的勝算,在這種情形下的劇情有精采的發展,乃是京韻大鼓的名段。

  (圖/容惠珍  攝影)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燈下勸夫》﹙下﹚
在此一歷史悠遠的大鼓曲文中,大量描述了在清代咸豐初年就已經成名的高腔藝人所唱曲目,幾乎各個唱班都評點一通,後人也據此推斷出本曲編寫必定早於1840年,距今近兩世紀。鑑古知今,讀者可由其中發想及體會,在這一兩百年間持續不變的人倫義理與家庭價值,由此觀之當時的社會動態,更是耐人尋味。

(圖/容惠珍  攝影)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燈下勸夫》﹙上﹚
《燈下勸夫》又作《賢良女燈下勸夫》,此一曲目描述內容在清代咸豐、同治年間,對於當時家境優渥的紈褲子弟,做了一番細膩的生活描述,也反映出清朝末年當時京城不正的習俗。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擊鼓罵曹》
《擊鼓罵曹》此一鼓段是藝人駱玉笙後期演出用本,在演唱時,換用大堂鼓及雙鼓槌,又改用京胡伴奏﹝夜深沉﹞,成為別具一格的代表曲目。

【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系列《白馬坡》
《白馬坡》又名《斬顏良》,描述關雲長落難在曹操陣中,從權達變暫為曹營效力的時期,在陣前對壘斬殺顏良的喬段。此為京韻大鼓初期藝人常演的曲目,後期藝人也以其作為保留曲目經常演出,可說是知名度甚高的流傳鼓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