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申奥”胜算几成?

伊铭(纽约)

人气 1
标签:

随着国际奥委会(IOC)前来检查2008年奥运会申办工作日期(2月21日至24日)的临近,北京官方以及民间也把申办的气氛推向高潮。北京街头有关“申奥”(申请奥运主办权的简称)的广告牌触目皆是,民间亦以此为热门话题,即便在中国新年期间也未曾稍减热情;即便是白雪覆盖紫禁城,也丝毫不见寒意。

北京市市长刘淇日前在向北京市第11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做报告时表示,今年是申办奥运的决胜之年,必须更加广泛地动员北京力量,举全市之力,扎扎实实做好各项申办工作,打好申奥攻坚战。刘淇的报告既凸显了中南海争取2008年奥运主办权的意志,也是在向北京市民发出有关申奥的最后决战的动员令。北京民众已为之热血沸腾,据盖洛普(中国)咨询有限公司最近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94.9%的北京市民支持北京申奥,其中绝大多数希望成为志愿者为奥运会服务。

北京的申奥准备工作当然不全是豪言壮语,到目前为止,至少通过以下几点物质准备显示志在必得的决心。首先,为了让北京市顺利争取到申办2008年奥运的活动,中国环境保护总局宣布当局预定在未来八年,投入1000亿人民币的资金,整治北京市的空气污染问题。北京市严重的空气污染一直被认为是申奥工作的大敌,烟雾迷蒙、沙尘扑面、遮云蔽日,几乎成为北京的代名词,虽几经治理,似乎并无多少改观。

其次,北京的中国文化艺术演出公司中国新年前宣布,将以1000万美元出场费,邀请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及卡列拉斯今年6月前来举办大型演唱会,为北京申办奥运打气。据闻,这项被形容为“民族工程”的计划经过近三年的筹备,其间一波三折。今年6月正是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关键时刻,三大男高音在紫禁城里开唱,西方的古典艺术,加上东方的珍贵古建筑,谱成前无仅有中西艺术盛会,当然非同凡响。至于意义,就像请成龙作为“申奥大使”一样,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转自<<联合早报>>)

此外,北京还悄悄掀起了全民学英语运动、申奥“有我一个”运动以及厕所革命。

首轮投票北京榜上有名

依目前国际体育新闻的主流看法,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似有众望所归的条件及气势。人口不到2000万的澳大利亚,已先后主办过两届奥运会(第16届墨尔本奥运会和第27届悉尼奥运会)。在上次申办2000年奥运时,北京以二票之差输给悉尼,令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中国民众情难以堪。上次申办奥运的失败,曾让中国奥委会久久不再谈申办奥运的话题,甚至萨马兰奇曾暗示并鼓励中国再申办2004年奥运,但是,北京当局不愿再伤一次广大人民的感情,因此未再出马申办。结果,反倒让希腊的雅典检了一次便宜。

去年8月28日,国际奥委举行首轮投票,北京、巴黎、大阪、伊斯坦堡、多伦多等五个城市进入初选名单,泰国的曼谷、古巴的哈瓦那、埃及的开罗、西班牙的塞维亚、马来西亚的吉隆坡等五个参加申办的初选者,则给刷了下来。此次申办奥运采取预赛淘汰制,主要受了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贿选国际奥委丑闻案影响。国际奥委经过检讨后,决定以速战速决的新办法,减少申办奥运的城市,让不具良好条件的城市尽早淘汰出局,免得浪费其时间及申办的金钱资源,更为了杜绝行贿受贿陋习。

北京有胜算也有障碍

初选入围的五大城市,北京、巴黎、多伦多都是超级大都市,大阪虽不如日本的东京,但是商业发达繁荣的情况,在全球屈指可数。第五个入围的伊斯坦堡,已经连续申办失败两次,但仍然卷土重来,国际奥委基于其锲而不舍的精神,给予入围鼓励。比较起来,虽然北京的呼声较高,但国际奥委会的专家们从技术上对北京的评分并不高。就连北京申办委副主席刘敬民也坦承,北京的“申办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北京的优势在于:一、北京是充满生气的城市,而中国为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以及充裕的经济实力;二、中国同时还是一个体育大国,在2000年奥运会上取得了28面金牌,仅次于美国及俄罗斯;三、北京上次申办奥运以微小差距失败,后来发现主要由于悉尼市政当局曾以贿赂等手段谋求奥运委员的支持,从道义上讲,国际奥委会总觉得“欠了北京一次”。

不利因素除了环保、通讯和交通等方面制约外,还将受到美国阻挠。美国民主党众议员蓝托斯稍早时候曾向众院提案表示反对,蓝托斯强调,北京人权纪录令人憎恶,“它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更糟。在北京举行奥运与奥林匹克精神完全不符合。”蓝托斯的这项提案已得到共和党众议员寇克斯的连署,该案能否在国会付诸表决,表决能否通过都不得而知。虽然蓝托斯的提案即使通过,也不具约束力,但是在国际社会造成的影响则不容忽视。

所幸国际奥委会主席萨玛兰奇要求2008年奥运举办城市审查小组排除政治考虑,只针对技术问题来思考、评估,对北京出线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多。此意谓申办城市审查小组将不会调阅中国的人权资料,也不会以人权做为北京是否适合举办奥运的依据。2008年奥运主办城市究竟花落谁家?今年7月国际奥会执行委员会将在莫斯科开会决定。不过可以肯定,倘若北京胜出,则意味着首都北京乃至整个中国大陆将有持续八年的奥运狂热,经济上也将作出巨大付出;倘若申奥失败,民众灰暗的情绪难免如沙暴在北京的天空挥之不去。


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不搞恶性竞争 北京申奥报告今抵洛桑
澳大利亚主流媒体赞赏北京:以诚实申奥
七旬老翁九旬娘 骑车申奥游全国
申奥片的幕后新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