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亿: “六四庆祝”与“庆祝六四”

丁亿

人气 17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一个极偶然的机会﹐有幸读到了芝加哥辰报六月一日的“声明”﹐看得我一头雾水﹐不知其所云。出于好奇﹐根据“声明”的指点﹐找到了一个星期前﹐即五月二十五日的芝加哥“美中新闻”中的三篇文章 (后来发现﹐其实三篇中的两篇﹐也同时登在“芝加哥时报”与“神州时报”﹐并在不少主要网站上被转载)。再根据“义和团”一文的指点﹐翻阅了最近一个时期辰报的整版广告。很是化费了一番功夫﹐最终搞清了来龙去脉﹐不禁哑然失笑。

长话短说﹐其间的脉络是这样的﹕事情起于辰报关于该报将在六月四日开大型晚宴庆祝会的广告。广告是“六四庆祝”﹔三篇文章则说﹐不该“六四庆祝”﹔然后辰报“声明”又说﹐三篇文章攻击诬陷我﹐我没有“庆祝六四”。

“六四庆祝”与“庆祝六四”的不同点在于﹐“六四庆祝”为六月四日开庆祝会﹐庆祝﹐在此为名词。而“庆祝六四”为庆祝的内容是六四事件﹐庆祝﹐在此则为动词。两词互为颠倒﹐意义却大相径庭。

老实讲﹐从辰报的广告中确实看不出庆祝的内容是六四﹐而似乎是“亚裔月”﹐或建报周年﹐而且节目安排上十分的非政治。我不由得同情起辰报了。可再细读“攻击诬陷”的三篇文章﹐从头到尾找不到作者有攻击辰报庆祝六四的词语﹐只是说在六月四日这样一个天安门惨案的周年日不该举行这样的庆祝活动。我想﹐能办报的人一定是文人。但凡文人﹐没有对文字不敏感的。连我这个非文人也一眼看出了“六四庆祝”与“庆祝六四”的区别﹐难道辰报竟如此昏了头吗﹖即使一口咬定三篇文章的作者弦外之音是攻击了辰报“庆祝六四”﹐也不该慌乱到不打自招的程度。

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政治倾向﹐但事关重大﹐我一再告诫自己要客观公正。可尽管如此﹐我还是得到了辰报心里发虚的印象。人家没说你“庆祝六四”嘛﹗事实上﹐我看李鹏也未必敢公开庆祝六四﹐辰报怎么敢公开这么干呢﹖“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个老掉了牙的故事﹐可正因为连能办报的文人都会自动钻入这一简单的圈套﹐这个故事才会经久不衰。说实在的﹐我本人也并没有主动去纪念六四。但每到这几天﹐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想八九年的那一幕。我记得六四刚过不久﹐北京的大街小巷还不时的有零星枪响﹐外面就挂出了“北京人不服﹗”的横幅。现在的北京人大概还是没服﹐只不过不说罢了。就我个人来说﹐我不可能有心情在这一天参加任何庆祝活动﹐不管庆祝的是什么。

辰报的“声明”花费了大量笔墨说明庆祝会原本为六月三日﹐如何如何地不得已而换到了六月四日。它写得也累﹐我读得也累。可谁都知道﹐六四杀人实际上是从六月三日晚上开始的。我记得六四刚过的那几天﹐甚至人们一时搞不清楚是该叫“六三事件”还是“六四事件”。我好心为辰报想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干嘛就非在这两天之间打转转﹖别人开“六四纪念会”不也是在六月三日开的吗﹖你就是没换到六月四日去﹐六三开庆祝会人家不是照样会攻击你“庆祝六四”吗﹖我听说每年六四前后﹐北京都气氛格外紧张﹐天安门更是恨不得戒严﹐连去大陆的签证都严格了很多。中国政府都在六四期间那么敏感 (注意﹐是六四“期间”﹐并不只是六四当天)﹐你辰报怎么就这么“不敏感”﹖如为避免找麻烦﹐你要庆祝﹐避开这几天不就好了嘛﹗我看辰报是很难说得清楚的。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越描越黑。

两岸问题﹐已把海外的华人硬分成了两股人﹐—— 庆祝“十一”的与庆祝“双十”。可这是历史造成的。海外的侨社花了那么大的力气试图消弥裂痕﹐迄今收效有限。如今﹐旧痕未弥﹐新痕又裂﹐眼看着华人又要分“六四庆祝”与“纪念六四”了。我虽然对此极不赞成﹐但分裂若势在必行﹐我将毫不犹豫地加入“纪念六四”。 不是凭什么理由﹐只是凭良心。

二零零一年六月四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特稿】共庆世界法轮大法日 同走回升之路
【特稿】人类起源问题的终极答案
【特稿】四二五上访——照耀未来的灯塔
【特稿】中共丑陋面目大起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