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世壮举“倒骑王”跃长城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18日讯】6月16日上午11时52分10秒,大连旅顺旅游集团特技飞车队队长——于顺业倒飞长城一举成功。其时,无数片彩纸花在金山岭上空飞舞,近两万名前来助威的观众欢呼
声震耳,金山岭沸腾了

5时许工作人员和执勤民警到岗

  5:00

  铺软着陆保护地的海绵。

  5:25

  于顺业的妻子胡伟也到了倒飞现场,望着远处雾蒙蒙的天,她不停地问:“今天能晴吗?还会再下雨吗?”

  跑台的大部分木板被雨水浸湿,摸上去湿湿的、凹凸不平,中央跑道用白色的塑料布蒙盖上。参加第一轮检查的人员进入跑道,每一个接缝、每一段连板、每一片安全网仔细检查,一位工作人员说:“这种事情小心小心再

  小心,没有过火的时候。”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也到了现场,他们表示,他们一行两人原本是拍摄长城的,得知有一个中国人要倒骑摩托车飞越长城,早早就赶了过来。

  6:00

  “执勤民警已全部到岗。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金山岭长城现场安全保卫总指挥、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公安局局长刘宝起告诉记者。

  金山岭地区干旱已久,倒飞时的软着陆保护所需的大量草垫成了火灾隐患。滦平县林业公安分局已把观众席附近的高草割掉,洒水降温。60多人组成的突击队、应急防暴队已到位。

  刘宝起局长说,这次倒飞现场动用民警、武警、消防官兵、当地驻军共418人,指挥车、执勤车、消防抢险、救护车100余辆。按照事先预测,现场的人数会达到2万余人。刘局长说:“我们的安全部署是没有问题的,也有信心、有准备,确保整个倒飞现场不会出现问题。”

  9时不到观众陆续登上金山岭长城

  7:50

  京承公路上车来人往,路上的人们表情平静,似乎没有太留意身边将要发生的世界首次倒飞长城。负责这次倒飞的组委会人员告诉记者:“别看现在,到了10点多,观众会特别多;如果来晚了,哪怕你有贵宾区的位置,也可能进不了场。”

  于顺业倒飞金山岭长城的确是影响了一批人的生活,记者在附近走了一圈,昔日有些冷落的巴克什营镇如今熙来攘往。据当地的镇干部介绍,自从1992年柯受良飞越长城之后,巴克什营镇一夜之间名声大噪。这次于顺业倒飞长城,更是锦上添花,全国各地的人络绎不绝。

  于顺业倒飞给当地的餐饮宾馆业带来了商机,金山岭脚下的金山宾馆没有预定根本没房间,甚至有的屋内加了床。一些20元左右一个床位的小旅店也人满为患,价格也暴涨到50余元。

  8:48

  太阳出来了,助跑道上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有的工人揭开了中央跑道的塑料布,两名工作人员抬着两台风力灭火机“呼呼”地开始工作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跑道有的木板被水浸了,这样加速吹干木板,减少于顺业起飞的阻力。”助跑道上蓝色、红色标线很醒目,现场的一名于顺业弟子说:“跑道上的标线油漆都是于师傅亲自刷的!”

  离倒飞现场只有几米远的地方挂出了“热烈祝贺于顺业倒飞成功”的横幅。倒飞现场附近100米处,3辆消防车、2辆救护车、1辆抢险车正在待命。

  9:40

  上午9时不到,许多观众便登上金山岭长城,占据最佳观看位置。9时许,飞越平台对面

  山坡上已变成一片花花绿绿的世界,所有能够看到飞越平台的地方都坐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观众。9时30分到11时30分,金山岭长城脚下的平台上,当地的艺术团给观众献上了精彩的舞狮、舞龙、威风锣鼓表演和歌舞。

  9:50

  倒飞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走进现场做最后的检查,现场已经全部合围成一个整体,所有人员出入只能经由留下的最后一个门,几十位媒体记者被拦在外面。

  在文艺演出过程中,于顺业和妻子胡伟一直坐在舞台下的一辆轿车内。演出大约过了10分钟,于顺业身穿白色T恤,穿着一双黑色长靴,在6名警察的簇拥下,悄悄地走上长城古道,登上了倒飞助跑道。10时整,于顺业出现在飞越平台上,开始试车、做准备活动和熟悉场地。于顺业向周围的2万多观众致意,山上山下一片欢呼。与此同时,于顺业戴上头盔,迈开大步,走向助跑台的最末端。他的徒弟已将试好的摩托车支立在那里。

  近几日,接二连三的大雨浇得跑道的木板变了形。于顺业放弃了原打算使用嘉陵125型摩托车,改用马力大一些的145型的摩托车。原本设计的12度仰角看上去有15度,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于顺业捏了一把汗。

  于顺业像一道彩色弧线成功飞过

  11:52

  于顺业一抬腿,飞身上车,踩动油门,沿跑道12度的斜坡直冲而上。数万名观众全部屏住呼吸。可车行至一半速度便缓缓降下来,最后停在助跑道上的另一端。原来这只是于顺业一次熟悉跑道的试车,但所有人神经已被绷紧。马达再响,一些女观众用手捂住了眼睛。随后,于顺业一路小跑跨上助跑台的最高点,摘下墨镜向群集山头和长城古道上的观众挥手致意,山谷中顿时欢声雷动。“于顺业,加油!”喊声此起彼伏。当时正刮南风,飘扬的条幅随风剧烈摇摆。于顺业用力地挥了一下左拳,亮开嗓门高喊:“一次,我一次飞过!”于顺业双手紧握车把,双眼透过头盔前挡,凝视前方。

  11时52分,于顺业倒骑在嘉陵145两轮摩托车上,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15米长的缺口飞驰而去。车到助跑道的跳点处,于顺业猛一提车把,摩托车腾空飞起。一道彩色的弧线闪电般掠过金山岭长城,并稳稳地落在了长城另一端的临时跑道上。

  落地瞬间,于顺业便巧妙地完成了人车

  分离。摩托车后轮先落在“软着陆保护地”的海绵垫上,这是最理想的着陆方式。一个滚翻,于顺业从台上跃起,毫发无伤。

  于顺业爬起身,眼圈通红,他流泪了。金山岭沉寂了1秒钟,紧接着一片欢腾,人们高喊于顺业的名字,掌声雷动,欢呼声震耳,许多观众热泪盈眶。无数片彩纸花在金山岭上空飞舞,于顺业在众人的簇拥中缓缓走下长城,于顺业的妻子胡伟将花环套在丈夫的脖子上,夫妻两人相拥而泣。

  12:10

  承德市公证处谢明当场宣布:于顺业由北向南飞越长城,跑道长107.5米,宽5.6米,跨越距离21.50米。

    于顺业还想倒飞黄河、长江

  在倒飞的头几天,于顺业最担心的是天气,因为金山岭每天都会断断续续地下雨。6月15日傍晚,雨不下了,但金山岭地区还是云层密布。到了21时20分左右,雷声由远及近,顷刻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于顺业一晚上都没睡踏实,只睡了3个多小时。对于下雨,于顺业心有余悸。第一次在助跑道上试车的时候,也是刚刚下过雨,于顺业每小时的速度只有45公里。

  当地的气象台专家预测,6月16日有阵雨或雷阵雨,11时许的金山岭泡在雨中的可能性很大。6月16日早,记者和于顺业打招呼时,看到他的气色不错。但他还是懮心忡忡地说:

  “要是再下雨就惨了,来了那么多的人。”在起飞前刻,太阳出来了,暖洋洋的。于顺业刚刚到助跑道就被记者截住。他说,“我认为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但我不说100%,成功的可能性应该在99.99%以上。”带着满意的笑容,于顺业这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在陪伴丈夫倒飞的日子里,妻子胡伟总是沉默寡言。

  6月16日于顺业倒飞的那天,她换了一套绿色碎花连衣裙,一直坐在车里没有出来。11时52分,雷鸣般的掌声传过来,于顺业倒飞成功了。胡伟打开车门,眼圈通红,面色惨白。她轻轻地擦着汗,喃喃地说:“吓死我了”看她差点摔着了,旁边的工作人员赶过去搀住了她。事后,胡伟告诉记者:“在车里,我根本不敢抬头,一直都是低着头,手上全是汗。听着外面的人说‘成功了’,才下了车。感觉腿软,没劲。”

  6月16日12时左右,于顺业恢复了平静,他并未因此而陶醉。他说:“虽然我是世界

  倒飞长城第一人,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还想做倒飞黄河、长江第一人。”

    专家称于顺业此举将载入“史册”

  在倒飞现场,记者采访了担任电视直播技术解说的摩托车专家李龙伟。

  李龙伟说,他从没有试过倒飞,倒飞把人的思维模式逆转过来,完全靠感觉,这也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因为是倒骑,摩托车的操作部件完全和正骑相反,手脚要配合好,有娴熟的驾车技术。目前,世界上倒骑摩托车的人很少,于顺业基本属于凤毛麟角。

  李龙伟说,倒飞长城的难度相当大,现场的风向变化不定,一点儿变化都会影响到摩托车。头一夜的大雨打湿了助跑道,轮胎的抓力削弱了,这也是于顺业改变摩托车型号的原因之一。

  此次于顺业以倒飞方式飞越长城,与柯受良相比,无论从飞越方式,还是难度、技巧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更富有悬念、挑战性,更能引发人们的关注力。

于顺业倒骑摩托车飞越长城,这在人类挑战极限的史册上尚无先例,这一震世壮举将载入世界摩托车史。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于顺业成功“倒骑”摩托飞越金山岭长城 (6/16/2001)    
  • “挑战”柯受良 飞人于顺业抵达倒飞长城现场 (6/13/2001)    
  • 倒骑王月中飞长城 (6/1/2001)    
  • “倒骑王”倒骑摩托飞长城 飞一次就等于一次车祸 (4/17/2001)    
  • 大陆倒骑王将倒骑摩托车飞越金山岭长城 (4/13/2001)
  • 相关新闻
    "倒骑王"倒骑摩托飞长城  飞一次就等于一次车祸
    倒骑王月中飞长城
    "挑战"柯受良 飞人于顺业抵达倒飞长城现场
    于顺业成功“倒骑”摩托飞越金山岭长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