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学习,一家玩出三博士

人气 54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18日讯】 高考在即,望子成龙的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好成绩。然而,不知他们意识到没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关键。发生在武汉的这件新闻或许能给人们以启迪。

人民网报导﹐武汉一家庭的三个女孩都成了令人刮目的凤凰:老大是德国波恩大学的博士生;老二是清华大学的博士生;老三是中科院硕士博士连续班的学生。

父亲是她们的领路人,武汉大学本科毕业生。父亲的教育观点是:单靠吃苦离成功很远,甚至南辕北辙。他声称,‘玩学习’是教育女儿的一绝。让我们走进她们的童话。

两套卡,开启女儿智慧的头脑

56岁的陈克正是武汉市江夏区大屋陈乡张家湾村人,现为江夏区卫生学校副校长。童年时爱动脑筋,少年时肯吃苦,青年时及时‘觉醒’,在以后的岁月中,陈克正有意识地把这些人生经历‘移植’给孩子们。

1969年、1974年、1975年,中原、中静、中州3个女儿相继出世,陈克正和只有小学文化的妻子罗秀珍在重男轻女这世俗的网中很快突围,用心打造他们的‘产品’。

北京石景山区实验小学有两套答题卡,每套60张,每张两面,每面22题(都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陈克正当时正36岁,他选做了一面22道小题,花了13钞钟,11岁的陈淑华(即大女儿陈中原)第一遍花了30秒,第二遍就只需15秒了,第三遍就达到13秒了。

老二读一年级时,由乡下母亲那里迁到父亲身边,在起跑线上,就接受了这种训练。还是那组题,陈中静第一次花了65秒,练习了1个小时,终于达到20秒,再怎么也超过不了19秒。可她不服输,硬算了一个下午,直累得汗流浃背,父亲心疼女儿,谎称也是13秒才罢休。

父亲给老二下的结论:智力很一般。

陈克正称之为练速度,至今他记得老三花两个多小时算完两套5280道题的情形,女儿在前面算,父亲跟着批改,那个紧张劲没法提了。

训练了速度,再训练错误率。陈克正将两套卡计算的错误率定在千分之一。3个孩子都渐次达到了。

这两套卡,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整个小学阶段。陈克正还让3个孩子从1依次写到400,看谁又快又好,孩子们都一丝不苟过关了。陈克正管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玩学习’,让理论在实践中升华

这种特殊的练习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智力水平,是一劳永逸的事。陈克正认为通过这两套题翻来覆去的训练,孩子们的智力一次次飞跃,比如将2+3看成5,而不是2+3;‘移植’到语文中,就能把看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作一个‘军’字来读。这样就会大大提高数理化的运算速度,在阅读中则能一目十行。

实际上这种效果是能收到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陈克正的3个孩子读小学和初中,那时武昌县图书馆和工会图书馆每周只有4天外借,陈克正便隔日借一次书,大多是几十万字一本的小说、寓言故事、科学家趣闻。陈克正发现大女儿看书上瘾,每晚能看完一本书。
为什么孩子们对小说能如痴如醉,且不知疲惫?陈克正想到一个“玩书’。现实生活中,不是有玩牌、玩球、玩电脑、玩游戏机,男孩和女孩恋爱叫玩朋友吗?玩是自觉自愿,绝对轻松的事儿,而不像做那样,有被迫和刻意的成分在里面。如能把玩和做融为一体,统一起来就好了。推而广之,孩子们看书、做作业、听课若能领悟到知识的乐趣,像在知识的海洋玩耍那样,无懮无虑,就一定能事半功倍。

陈克正说他大女儿一直对写字不感兴趣,而智力稍差的老二,字却写得出类拔萃。这跟玩有关,1993年二女儿高中毕业后,父亲带她到襄樊观看了米芾书法,那行云流水的笔法让二女儿大开眼界,从而激发了她对书法的兴趣。整整一个假期,她足不出户,练字不止。

玩当然要引导,孩子毕竟是孩子,于是陈克正以自己的见识见解,有选择地购买各种书籍。有一件事,让陈克正津津乐道,1988年中国青年报、教育部等单位联合调查‘近10年我最喜欢的10本书’,结果陈家就有其中的6本,特别是那本《中小学生教学能力心理学》可谓凤毛麟角。

买这些书,本身就是引导孩子玩,玩书籍,玩知识。

即使是一些枯燥乏味的课程,陈克正也要女儿们动一翻脑筋,去玩赏。

老二念高中时,政治得过满分。老师感慨:“我教了一辈子书,只知道数理化有考100分的,还没听说政治也能考100分的。”两年后,老三又在这个老师手上考过100分。老师找到陈克正请教,陈克正说,根据《普通逻辑学》上的理论,结合自己的经验,我认为政治不能死记硬背。它十分讲究层次,每层逻辑顺序不能颠倒,还要记住关键性词语,这样就能交上圆满的答案。

这大约也叫玩学习。是书籍教会他和孩子们的。

新愿望,开办学习技术学

陈克正评价他的3个孩子说,老大智力超常,老二、老三都很一般。但在父亲的培养下,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老大武汉大学毕业即以第一名考入同济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免疫反应和炎性反应。1999年3月,放弃月收入2000多元的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被录为德国波恩大学免疫分子生物系博士研究生,研究人体器官移植上的排斥反应。如今已是一对4岁龙凤胎母亲的老大,还准备到美国、加拿大去攻读博士后。

老二,1992年考入北京石油大学,学习精细化工专业,继而考入该校硕士研究生,专门研究化妆品中的活性物质。从小学至今她都以“赶不上姐姐,我去跳江”的座右铭激励自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去年参加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考试,顺利过关。此前一月,有一所国外大学从英特网上录取了她。

老三1994年考入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前年,她才分配到长江水利委员会工作,就和8名工程技术人员一道,用测大坝电阻的办法,查出了重庆巫山库渗漏的方位。今年6月,以高出录取线18分的成绩,录取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攻读地震勘测专业硕士研究生。

孩子们一个个成功了。许多人,包括武汉教育学院的老师,都向陈克正讨教经验。

陈克正已将自己的经验写成25万字的专著《玩学习,一位家长掀起的学习的‘革命’》,此书已通过湖北教育出版社的终审,2001年8月份将和读者见面。书中既有理论见解,也有生动活泼的事例,其核心是训练孩子要有‘速度标准、智力标准、错误率标准’。同时,要做到‘三导’———引导、辅导、指导,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最终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的事来‘玩’。

“我要是教育工作者,就会开设学习技术学这么一门功课。”这是陈克正多年的愿望。他说:“这绝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势在必行。”(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教育专家:不要逼孩子说大人话 (6/17/2001)    
  • 肖雪慧:教育与权利 (6/17/2001)    
  • 破除观念的误区(四)教育的实质 (6/17/2001)    
  • 美国纽约州府公校经费分配 法庭裁定对学童不公 (6/16/2001)    
  • 香港学者:中小学一条龙理念佳但执行困难 (6/16/2001)    
  • 朱镕基建议开放厦门远华案红楼作为反贪教材 (6/15/2001)    
  • 旅法华人从业领域拓宽 就业刮目相看 (6/15/2001)    
  • 《财富》:全球三大最佳城市在哪里? (6/15/2001)    
  • 除了开枪 你还有其它选择 (6/15/2001)    
  • 不满教育局裁减国小资优班老师学生家长抗争 (6/15/2001)    
  • 大陆乱象:福建莆田一班主任为“发横财 ”竟绑架学生 (6/14/2001)    
  • 林瑞图大爆范巽绿夫妇丑闻 (6/14/2001)    
  • 香港教育署长:中小学一条龙非为制造名校 (6/14/2001)    
  • 一条龙势必掀起转校潮 (6/14/2001)    
  • 在台湾,7成以上中小学生仍被体罚 (6/14/2001)    
  • 陈定南﹕部分官员 假公济私观光大陆 (6/13/2001)    
  • 下年度教育经费预计可增115亿 (6/13/2001)    
  • 六四图片展揭开中共欺世的谣言(2) (6/13/2001)    
  • 六四图片展揭开中共欺世的谎言(1) (6/13/2001)    
  • 中国学生赴德留学发生重大变化 (6/13/2001)
  • 相关新闻
    中国学生赴德留学发生重大变化
    六四图片展揭开中共欺世的谎言(1)
    六四图片展揭开中共欺世的谣言(2)
    下年度教育经费预计可增115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