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银川与李昌镐

人气 34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27日讯】 在胡廷楣所着《黑白之道》一书中,有一篇专访象棋泰斗胡荣华的文章。胡司令认为,对顶尖高手来说,中国象棋、国际象棋与围棋的棋理是相通的,差别仅仅是在棋的形式、规则、走法等方面。因此,我想这三个领域中出类拔萃的棋士,一定也有很多共同的品质。

前不久,许银川和陶汉明角逐首届BGN杯象棋赛,在电视机前听胡司令点评许银川的棋风与人品,突然有了比较许银川和李昌镐这两位旷世奇才的冲动。

同生于1975年,一个是楚河汉界的枭雄,另一个则是黑白天地的霸主,许银川和李昌镐的经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人都从师名门,少年得志,通往棋坛高峰之路一帆风顺。李昌镐14岁首夺国内棋战冠军头衔,17岁获得第一项世界棋战冠军(1992年第3届东洋证券杯),1995年后全面主宰世界棋坛。许银川13岁夺得少年冠军,18岁成为全国冠军。1993年后,多次在全国个人赛、五羊杯赛、银荔杯赛、世界象棋锦标赛上折桂。近几年来,许银川的等级分一直位居棋坛榜首。在棋界,像李昌镐、许银川这般快速飞跃的棋手十分罕见。

据说1992年李昌镐崭露头角时,日本围棋霸主、韩裔棋手赵治勋颇不以为然。一次与曹薰铉私谈,赵说:“比之围棋,做人更重要。我们应教会他这个道理,让他明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渐进才是领略围棋奥秘的正道。我们有责任啊!”这番言语明显带着对曹薰铉过早“成全”弟子李昌镐的责难,但赵治勋没想到此后不久他就在东洋证券杯决赛中遭李昌镐“零封”。因此,以世俗的眼光,只能说李昌镐和许银川是百年棋坛的“异数”,是上帝派来下棋的。

“石佛”、“少年姜太公”、“忍者神龟”、“云中的泰山”,围棋界常用类似的词来形容李昌镐稳健、引而不发、后发制人的棋风以及他对局时处变不惊、静如止水的心理素质。事实上,中国象棋界大致也用这些词来刻画许银川。两人都具有卓越的大局观与均衡感,一招一式朴实无华,隐含着极大的内力。在爱好者眼里,他们的棋似乎都不够华丽,甚至还缺少“创意”。然而,“剑气无形”、“大道无常”,棋的最高境界,也许正是最简单、朴实的内容。

围棋行家说,李昌镐后半盘尤其是官子功夫“天下一品”。而许银川备受胡荣华、陶汉明等推崇的也是他的“残局”功夫。在最枯燥、最不起眼的细微之处,最需要耐心与毅力,这个道理很好懂,但做起来最难。这正是李昌镐和许银川与众不同之处。

棋高无比,但在对手、棋迷和媒体的眼里却无半点张狂之气,始终谦虚、低调。在这方面,李昌镐与许银川如出一辙。李昌镐对马晓春、常昊占有一边倒的优势,但他在言语中对马、常的敬重尽人皆知。许银川在BGN杯中大比分胜陶汉明,却连称只是运气好。读吴清源先生的自传《以文会友》,他在论及自己十番擂争棋战中的辉煌时,竟然淡淡地说要感谢胜利女神的垂青。虽然谦虚未必就能取得吴清源、李昌镐和许银川那般成功,但他们都很谦虚,这绝非偶然的雷同。

当然,许银川就是许银川,李昌镐就是李昌镐,他们肯定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仅笔者所知,许银川就不像李昌镐那样“不食人间烟火”。几年前,许银川就与队友文静演绎了浪漫的爱情故事,以致广东棋队有一句调侃他的流行语:“这位是文静的许银川。”据说,两人不久就要“拉埋天窗”。看来,谈情说爱乃至结婚应不是常昊打不倒李昌镐的原因,革命与爱情并不矛盾。(棋圣道场)(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棋坛不可或缺中坚棋士 (7/24/2001)    
  • 林海峰赢得日本围棋名人赛挑战权 (7/14/2001)    
  • 西洋棋大师卡斯巴罗夫应邀培训硕士博士高手 (6/19/2001)    
  • 大姐棋士不言老 心理依旧年轻 (6/14/2001)    
  • 最强者不及日本“六大超”--为中国围棋定位 (6/14/2001)    
  • 老骥伏枥超越自我--令人尊敬的“老兵” (6/13/2001)    
  • 寂寞让王立诚如此强大 (6/2/2001)    
  • 中国棋手的顽症—缺乏棋士精神 (5/13/2001)    
  • 老聂:棋圣战输在没吸氧上 (5/10/2001)    
  • 告诉你一个更为真实的聂卫平 (3/20/2001)    
  • 输得起的棋士——李昌镐赛后特写 (2/14/2001)    
  • 中国围棋棋圣赛十六强战 常昊饮恨出局 (1/8/2001)
  • 相关新闻
    中国围棋棋圣赛十六强战 常昊饮恨出局
    输得起的棋士——李昌镐赛后特写
    告诉你一个更为真实的聂卫平
    老聂:棋圣战输在没吸氧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