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两岸共研ECFA 台学者批泄底牌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孟伦/台北报导〕两岸研究单位针对ECFA(经济合作协议 )展开共同研究与讨论,但学者质疑,在贸易谈判当中,彼此是竞争对手,怎么会双方共同互相研究,这种作法要如何保障国人权益?难道是要让对方知道我们的底线吗?实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中央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暨经济系教授邱俊荣表示,两岸研究单位共同研究ECFA,这不是不可以,问题是,为什么要这样做?若是“先射箭再画靶”,也就是先下结论、认ECFA就是好处,那就是毫无意义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

邱俊荣指出,在两国谈判贸易协定中,最麻烦就是敏感性、容易受害产业,以及早期收获产业名单,这里面就有各自的机密问题;他表示,如果我们相互研究,让对方知道影响幅度与范围,等于把自己底线让中国知道,如此一来,要如何为国人争取最大权益?ECFA未来还有什么好谈判的?

邱俊荣认为,如果是另一种情况,双方研究单位没有将敏感性产业或早期收获产业拿出来讨论研究,若不知道负面影响为何,又怎么会得到ECFA对整体经济是正面贡献的结论呢?

“这样做,会符合我方利益吗?”前行政院副院长、台湾智库董事吴荣义表示,要作研究当然可以,但以各国的贸易谈判经验,应该是学术单位自己作研究,为何需要两边共同来合作?这种作法真的非常怪,他质疑,是否要营造出两岸非签ECFA的结论?

与竞争对手研究 不符我方利益

此外,吴荣义表示,所谓的研究建议和实际谈判内容,中间必然会有一段落差,因为学术单位只能进行许多模拟假设,而这些假设可能都不会成真,这样的研究并不具有意义。

中华经济研究院昨天则公布两岸研究单位对于ECFA(经济合作协议 )之共同研究结论与建议,包括:ECFA内容应商谈“早期收获清单”,未来市场开放面临进口竞争,建议采取“渐进开放”或“弹性处理”等。

两岸ECFA谈判即将启动,并由台湾与中国的智库研究单位打头阵、双方先进行研究讨论;我方代表机构为“中华经济研究院”,中国方面是“国际贸易经济研究院”等。

首先在ECFA结论方面,中经院表示,虽两岸研究单位的“个别研究”所采用模型、方法不同,但所获的“共同结论”却是一致,也就是说,签署ECFA对两岸经济发展都有正面效益。

其次,在两岸研究单位对ECFA的建议,总计有四大项,中经院表示,包括:第一、两会(台湾海基会与中国海协会 )在现有协商架构下,应尽快启动ECFA协商,并按循序渐进原则,分阶段逐步推动;第二、ECFA内容应洽商“早期收获清单”;第三、对未来双方市场开放所面临的进口竞争,共同建议对产业采取“渐进开放”或“弹性处理”;第四、双方应及早制订相关贸易规则,如:原产地规则、贸易救济措施及争端解决机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