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地师为富家卜穴 为何最终给了佃户之子?

作者:泰源整理
古人说:“住场好不如肚肠好,坟地好不如心地好。”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788
【字号】    
   标签: tags:

常言道:“一命二运三风水。”古人关于风水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例如:“住场好不如肚肠好,坟地好不如心地好。”又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当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久,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本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极时天理变。”又说:“寻山本不为亲谋,大半多因富贵求。肯信人间好风水,山头不在在心头。”下面就讲两个有关风水的故事:

嘉庆年间,合州有个富豪之家,素来相信风水之说。这时远方来了一个地师,富家就把地师延请到家里,让他帮忙找一个吉穴。住了几个月,由于地师一时未能找到好的墓穴,于是招呼他的礼貌就日渐冷淡下来,把他当作下等客人来对待,吃的都是青菜,偶而才供一次鱼肉而已。富家雇有一个小童做工,是佃户的儿子,小童每天给地师准备洗手洗脸的器具,进献烟茶,礼数真挚诚恳,从没有一丝懈怠。

地师后来在富家田地很远的地方找到一个吉穴。但觉得富家对待自己很薄情,又看到富家行事,多是刻薄不仁,不配有福分得到这块善地。反而喜欢这个小童,便想将这块地给他。经询问知道小童有老母亲在家,所住的房子,离吉地也很近。

有一天,地师瞒着主人对小童说:“你母亲他日去世后,你可向主人乞讨块地来安葬,这块地就在你家屋子的左边,在土角上的洗牛荡就是了。前边有座尖峰,对着尖峰来立向,这就可以了。这块地不出大贵之人,但能发富数万金。一定认真记住我讲的话,不要说出去。”地师又住了几天,借口说在这里找不到吉穴,便告辞离去。

刚满一年,小童的母亲就去世了,小童乞请主人给块地来安葬,起初主人没有答应,再三恳求,并说不敢占开垦过的土,只是要房子侧面的那块洗牛的低洼积水地就足够了,主人同意了。小童就按照地师的嘱咐,在积水地的岸边挖了一个坑,将棺材放进去,用石头堆起一座坟,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个佳穴。

过了几年,小童出来学做买卖,来往贩卖货物。当他二十岁时,就赚到了几千两银子。至今家中置田万亩,富甲一州。但子孙中只有考中秀才成为县学生员,不能再上一层楼。后来又请风水家来看此坟,果然真是只发富,没有大贵之气,正像地师所说的那样。

示意图。(王知涵/大纪元)

下面再说一个有关风水的故事,事情同样发生在清朝时,徽州有一姓霍的大家族,家中有位节妇(丈夫死后不改嫁,终身守寡的妇女),十分柔弱但贤惠,往往被邻族所欺凌,可她从不计较。

当时城里有个叫胡某的人,家中钱财丰饶,酷爱风水之术,其实技艺并不精。有一天他偶然经过一块田地,以为地中有大吉穴。经询问,得知是霍家节妇的地产,便去向节妇要求买这块地。节妇也不缺吃穿,没有答应他。于是他就伪立卖契,捏造中证,呈递诉状到公堂。霍家节妇害怕,说愿意把这块地归胡家,但丈夫的墓地在那里,没地方迁葬。胡某欣然答应用几亩贫瘠的土地来交换。却不知道胡某所指那个所谓的大吉穴,其实是没有穴的。而胡某换给节妇的瘠田,才是真正的灵穴。

霍家节妇不得已,就择了个吉祥的日子,将丈夫改葬在瘠田里。葬后三十年内,儿子、孙子辈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举人、进士。而胡某将过世的亲人葬在自己卜的那个大穴后,家境逐渐衰落,费尽心机,不仅无益反而害了他自己,这难道只是技艺不精的过错吗?!

资料来源:《坚瓠集》《仕隐斋涉笔》《北东园笔录》@*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百善孝为先”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孝道是构建中国社会伦理最基本的元素,在古今社会中,孝更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行为的根本标准。那么,不孝之人,是否会受到天神的惩罚呢?我们来看两个故事。
  • 当今的年代很少有人在讲“五行”了。但在中国的古代,人们知道五行是天帝赐给大禹治理天下的九大法则的第一种。虽然有些现代人不相信五行,不过,五行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周行。本文举一个“命中利北不利南,在南方一试难中,在北方则隆隆直上”的实例。
  • 清朝时,海宁郭去非,他生来就对琴弦的声音情有独衷,在襁褓中听到有人弹奏琵琶,就在母亲的怀中欢喜跃动。少年时学琴之后,几十年中不分寒暑,从早到晚都在弹琴。因此,心境平和,恬淡寡欲,不但没有追求富贵之心,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嘲笑都不为所动。人们却视他为痴人,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才能。
  • 杭州人邵艺洲,性情爽直,喜于交游。有一次他在街市上偶然看见一个卖艺乞丐。这乞丐舞弄的刀剑棍棒,各种各样,都能出神入化,绝妙异常。邵艺洲心里明白此人本领高强,不是寻常的乞丐。……后来他们怎样变成了生死之交?
  • 清朝的华亭人汪瑾,五十多岁时在京城仍然布衣不第。秋风吹起,他十分厌倦在外客游,动了思念家乡之情,便乘船南归。在归途他遇上了不寻常的事。阴阳两界人事相通的事给世人展现了善恶终有报的道理。
  • 一对来自不同家境、贫富差距极大的男女同学,有志竟成终成眷属,但是,后来遭逢战乱生离死别……,道尽人生无常。
  • 距离嘉兴三塔湾二十里,有一座塔孤零零地立在官塘旁边。塔上下共七层,高约十余丈,中层刻有“鹤秀”两个大字。塔面临大河,背后全是农田,旁边并无寺庙。路过的人以为是当地人为镇压风水方面建造的塔,但却不知道塔名是什么意思。后来问秀水县的人,才知道塔并非为风水修建,而是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 浙江海宁地区有一姓查的人,在科举考试上一直很不如意,考到了四十多岁时还没有考上,家中十分贫苦。有一天,他来到了关圣祠祈祷,随后求得一签,签诗中有“南贩珍珠北贩盐”一句,于是打算放弃科举考试,进入都市去经商。经商无着,因缘际会,因为帮助了他人,助成了他的事业。
  • 王皇后与永历帝感情非常好,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们患难与共,相互扶持,将风雨飘摇的南明苦苦撑了十六年。示意图。(公有领域)
    一个书生遭丧父之痛时,未婚妻被改嫁,赴考之日正是他失婚之时。后来他幸逢贵人,竟然帮他找回了未婚妻,挽救了婚姻。这事是怎么发生的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