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研究:台湾猕猴语要言不繁 简捷悦耳

人气 9
标签:

【大纪元1月27日报导】(中央社台北26日电)“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今天报导,一项新研究指出,猴子们谈话时要言不繁,倾向保持简捷。

科学家发现,住在高雄寿山的台湾猕猴发出简短声讯的比率远高于冗长发音。

人类也是:我们最常用的单字,如“一个”、“的”、“这个”,发音都相当简短。

研究团队在“生物学通讯”(Biology Letters)期刊写道,人类与猴子都有这项发声特质,这个事实对人类语言的起源颇有启发。

词语长度与使用频率之间的关系,被称为“简约法则”(law of brevity)。

研究报告作者、英国“罗汉普顿大学”(Roehampton University)的森普(Stuart Semple)博士说:“简约法则”说明,我们经常使用的词语都很简短,很少使用的词语则很长。”

“如果我们经常使用的词语很长的话,那么对话就会永无止尽,因为你每天都会说到上百次。”

他又说:“简约法则让沟通变得更有效率,而这个规则似乎适用于所有语言。”

为了查证这项原则是否适用于动物王国的其他语言,研究人员观察居住于高雄寿山的台湾猕猴。

森普博士说:“我们知道这些猕猴主要透过声音沟通,但没有人找出这个特定问题的答案。”

这些灵长类动物能发出35种不同叫声,虽然目前未能判定这些叫声的确切意义,但研究人员仍研究各种叫声长度与其使用频率间的关系。

森普博士说:“他们最常发出的叫声,如问候语、呼噜声与咕咕声,都非常简短。这是他们每天使用的言词。他们让这些叫声保持简短、悦耳。”

“你很少听到的叫声,如尖叫与哀鸣声,都非常长。这是我们第一次在非人类的口语沟通上,发现这个现象。”

研究人员表示,猕猴发出简短叫声,不仅能节省时间与精力,也有助于避免引来掠食着不必要的注意。

这项人类与猕猴的相似处,说明了我们的共同祖先发展语言时可能也遵循“简约法则”,这有助于了解人类现在的沟通方式。(译者:中央社张晓雯)

相关新闻
台湾猕猴群聚柴山 撒泼机灵彷入花果山
柴山猕猴数量逾千 高市府加强取缔喂猴
喂食导致柴山猕猴数量过多   高市府派员加强取缔 
雇短期人力宣导不喂猴  柴山会:应有培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