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买卖 中国去年销售额近10亿

人气 10
标签:

【大纪元1月6日讯】中国大陆买卖论文已严重到了泛滥程度。据一项最新研究调查,包括非法期刊在内,2009年全国论文买卖的销售额已近10亿元人民币(下同),俨然已成一大产业。与2007年约1.8亿元的规模相比,短短2年内已经爆增了5.5倍。

自国内研究生、教授、校长到院士候选人的学术不端行为被接连曝光后,高达10亿元的论文买卖产业向外界提供了大陆学术造假的另一个切面。而用反剽窃软件查询,2007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只有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

论文买卖2年爆增5.5倍

据长江日报报导,武汉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和他的团队,进行了为期3年多的买卖论文与非法学术期刊专题研究。据他的研究团队统计估算,2007年国内买卖论文“产业”规模约为1.8亿元;到2009年,其规模已膨胀5.5倍,论文买卖的销售额近10亿元。

研究还发现,2009年有4774至14322名中国人从外国购买了英文论文。因国内高校对英文论文发表奖励更高,这些买来的英文论文,一般在英文会议或海外的英文期刊上发表。而最近两年,每年有近 100人购买高端的国际级别(SCI)学术论文。

沈阳还研究36个国家的英文论文买卖。他采集了640个英文买卖论文网站链接,对IP日流量大于1000的网站进行流量分析,估算出英文论文买卖交易总量为1.05亿美元,即约7.1亿元人民币。

据悉,国内买卖论文市场分为高额盈利性版面费市场、非法学术期刊市场、代写论文市场、代发论文市场、论文荣誉市场。

由于近年反剽窃软件在全国高校大面积推广,相对抑制了剽窃论文。但却带来更多买家寻求论文代写。
沈阳分析,代写市场的买家中,高校本科、专科毕业生占很大比例。卖家及枪手很多是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数量庞大的本科、专科生买家群体因论文只需提交校方审核答辩,无须发表,因而没算进1180万有论文发表需求队伍。但他们无疑是买卖论文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需失衡 买卖论文泛滥

据报导,国内每年有100万高校教师、约100万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超过30万科学研究人员、500万以上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国企工程技术人员、70万农业技术人员、360万以上卫生行业技术人员有论文发表需求,合计超过1180万人。但中国学术期刊一年只能发表248万篇论文,供需明显不平衡。

排除部分人员非每年必须发表因素,每年仍有数百万人有发表需求,却注定没有机会。这数百万人中,相当比例迫于毕业、评职称期限临近,具有刚性的论文发表需求,只能求助于网上或网下的论文买卖市场和非法学术期刊解决。

沈阳认为,滥下论文指示,是导致了买卖论文与非法学术期刊等乱象的主要原因。他说,论文买卖严重这种现状折射出中国在学术道德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着较大缺陷。

沈阳说,明知期刊容量有限,全国各高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却还要给学生、科研人员、公务员甚至普通职员下达严苛的论文发表指标。甚至连在校大学生都说,有发表论文的压力。

武汉一些大学的博士生须在核心期刊发表2篇论文,在权威期刊发表1篇论文,方具备毕业条件。在武汉某大学读大三的刘姓学生说,评奖学金和保研,是否发表论文虽不是必要条件,但在评选中占有很大比重;大家会互相比较是否有发表论文,和发表多少、发表在什么级别的期刊上,这让许多临近毕业的学长姊们愁眉苦脸。

由于在数量有限的权威期刊发表论文难度极大,最高的单篇版面费超过3万元。所以,博士生们经常会在论文署名时,将导师名字加在自己名字之前,以导师的声誉开路,让论文较容易发表,同时化解发表的经济压力。

有业内人士指出,许多发表论文的规定和要求不完全来自学校。一些大学教师接了研究项目,需要论文凑数,也会把论文任务强加到学生身上。

非法期刊年纯利72万

沈阳指出,虚假期刊具有内容庞杂、英文译名不准确、期刊较厚、字体超小等特征,而非法

期刊为掩人耳目,通常没有广告。据分析,平均每一本刊载169篇论文,不少作者来自大陆知名大学。
虚假期刊厚度平均为256页。以1页收费300元计算,整本期刊可收费76800元。部分不法业者还会要求用户交付数百元以参加论文评奖;此部分收入大约每期可增加5000元左右。扣除成本,1期杂志利润为60040元;如果1年印12期,则利润约为72万元。

这些非法期刊凑够论文就开印。有些非法期刊社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却能同时印刷十几种非法学术期刊,所牟取的非法年利润超过700万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武冈警方称副市长藏21万现金 家属指栽赃
重庆“律师造假门”事件的实质
“重庆真打黑”还是“律师真造假”?
猫缆保全松散新闻  NCC:非造假但不完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