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找到自己了没?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精神科专任主治医师 钟国轩医师

人气: 131
【字号】    
   标签: tags:

妈妈陪着小可(化名)从急诊来到我的诊间,头低低的她,左手挂着三角巾。

一百六十几公分,三十多公斤的她,看起来却没有真正的她那么瘦,因为十分骨感的十八岁少女,有着略显丰润的双颊。

此外,或许因为体内脂肪量不足,经期的规律性有受到影响。

小可的功课还不错,但长期有人际关系的困难,她告诉我:“我要想尽办法维持这样的身材,因为一胖起来,整个脸就肿起来,很多同学都这么说。我不喜欢我肿肿的脸。”

为了维持她的身材,催吐行为已与她共存了一段时间。

她前一晚用刀子割断了自己左手的肌腱。

那一晚她发现没有人喜欢她,包括家人、同学、朋友。“我很在意他们怎么看我…”小可越说越有气无力,似乎她的生命,是建构在别人对她的评价上。

可以想像,在青少年这个寻求同侪认同的岁月,自我认同的困难会让她有多么的不开心。后来,她和家人一起决定暂时休学。

她是个“瘦瘾症”的患者,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厌食症”。

这类疾病并不是食欲的问题而不想吃东西,而是一种自我认同的障碍:除了想办法维持看似“佼好”的身材,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他们用身材来决定自己的价值。

这些病患除了找不到自己以外,常常合并忧郁的情绪,甚至并发自杀的危险。

小可在门诊接受药物以及心理治疗,已经可以有一段时间没有催吐行为,也慢慢在拼凑残破的自我。

最近,体重渐渐的恢复,身体心理也往健康的方向前进。朋友似乎有注意到她的脸又肿起来,关于这点,她虽然仍会在意,但程度上显得较能接受自己。

人们常常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潜移默化地建构一部分的自我概念。

当这些评价有着否定意味的时候,往往让人也同时否定了自己。这些迷失了的自我可能以各式各样的痛苦呈现出来,有的是厌食症,有的是忧郁症,有的是自杀的冲动或行为。

“找到自己了没?”这是我在治疗小可时一直思索的问题,因为追寻自我不是件轻松的的功课,但是如果开始发现这个问题,进而愿意勇敢地去处理它,相信这趟自我追寻之旅必定不会白走一遭。@

摘编自 《大脑与心灵的对话http://blog.yam.com/ch2006ung》钟国轩医师 提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