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PK发改委 输给“一切为稳定”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2月18日讯】在中国,几乎没有哪一家媒体敢于公开质疑中共官方权威部门——国家发改委。最近,《华夏时报》似乎要成为第一家敢于吃螃蟹的媒体。中共体制下,一家小媒体敢于单挑势力强大的官方部门令外界赞扬,但结果还是稳定压倒一切。

12月11号《华夏时报》刊发了《价格调控困局:食用油企业被逼停产》的报导,《重庆晚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转载。

12月13号,国家发改委网站刊文指责,批评《华夏时报》所报导的“食用油企业大面积停产,将导致过年食用油供应紧张”的内容,严重失实,纯属主观臆测。

紧接着《华夏时报》12月14号发表声明反驳说,上述报导为《华夏时报》记者现场采访而成,并有相关录音及文字记录,对于有关方面声明这则报导“严重失实,纯属主观臆测”的说法不能认同。

而《第一财经日报》也同一天在它的网站刊发声明,证实关于食用油企业停产的真实性,还表示,作为一份始终坚持“对时代负责”的报纸,对发改委的有关说法持保留意见。

一般情况下,中共官方的某个政府部门如称某个媒体的报导严重失实后,接着某媒体就要做出深刻反省。而这回传媒敢于和权利庞大的发改委互发声明,打起嘴皮仗,还属罕见。

就在民众围观这场嘴皮大战,并称赞《华夏时报》给力时,12月15号,事态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华夏时报》再次发表声明,承认报导有失偏颇,并且对因此引发的一些社会误解和不利影响,表示歉意。

声明中还表示,要贯彻落实中央管理通胀预期的精神,维护市场稳定,进一步做好报导工作。

围观的网友说,看来《华夏时报》还是输给了“一切为了稳定”。

相关新闻
行使您的天赋人权突破网上信息封锁
信息封锁会使人产生不安
司马泰:中共信息封锁误导民众和高层决策
信息封锁 深圳现万余用户地下电视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