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贵民众“被高速” 戳穿高铁90%上座率

人气 9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2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文华综合报导)一年一度的春运又要开始了。尽管中国铁道部宣称铁路大提速,运输能力大增,但农民工回家难的状况依然没变。究其根源,高速铁路的高价位逼迫很多便宜火车停运。官方宣称武广高铁去年上座率90%以上,但专家指出,高铁200%的上座率才是不亏本的底线。

贫困学生只能坐汽车回家

2011年的中国新年将是2月3日,目前很多大专院校已经开始春运期间学生团体票的销售。据大陆媒体报导,很多学生发现,今年以G字开头运行的高速铁路(高铁),比去年增加了很多,为了迫使民众乘坐高铁火车,铁道部取消了很多价格便宜的普通列车或电力动车。

以上海为例,从上海站出发的火车,54%以上的列车是高铁,从虹桥站出发的,则有62%是高铁。坐沪宁高铁从上海到南京只需75分钟,但二等座146元,一等座233元,即使学生票七五折优惠,最少也要110块钱,而长途汽车票只要75元。为了来回节约80多元,很多学生表示今年改坐汽车回家。

高铁只有富人享受得起

去年春运前开通的武广高铁,是目前世界上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据说3小时零3分钟就能从武汉到广州,运行时曾达到394.2公里的峰值速度。近日武汉铁路局公布的统计表明:“一年来,武广高铁上下行累计发送旅客2,058万人,日均发送5.6万人,最高日达到13.5万人,上下行平均上座率分别达到91%和95%,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高效率铁路”。

不过民众对此却看法不同。很多人抱怨说:武广高铁票价太贵。一等车票价为 780元,二等车票价为490元,比过去的普通硬座票贵了3.5倍;而乘飞机从武汉至广州最低机票价260元,平时打折后也在400元左右。这样高的火车票,不是一般人坐得起的,只能是少部分公款报销或者富裕群体能负担得起,干脆叫它“贵族高铁”吧。


虽然火车越开越快,但农民工回家难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因为铁道部只向钱看。(Stringer: AFP / 2010 AFP)


一票难求 只因铁道部“向钱看”

有文章评论说,每年春运期间都会出现一票难求的尴尬,奇怪的是,这一尴尬却一直持续着,即使是随着动车组和高铁的开通,也未见改变。为什么呢?答案或许是:贵得离谱的高铁列车越来越多,普通列车却越来越少,而豪华动卧的出现,再次证实了铁路“向钱看”的惯性。

据铁道部公布,自2011年1月11日起,上海与重庆、成都将对开动卧列车,16节车中只有2节是相对便宜的软座,其它都是昂贵的软卧,其中从成都到上海的高级软卧,最贵票价为2,330元,堪比五星级酒店房价,而这还是打了7折的价格。

然而上海到成渝的铁路上最需要的是普通列车,因为大量的四川、重庆籍农民工在长三角地区打工,中国新年期间他们要回家过年,车票非常紧张。春运前开通如此高价动卧,其目的就是要挤占铁路运能,继续维持一票难求的现状,换言之,铁道部增设豪华动卧,是给普通人回家之路添堵,而绝不是帮他们回家。

民众出资 最后却“被高铁”

很多民众表示,由于铁道部的垄断,哪怕票价再高,为了回家,人们也只好咬牙购买,中国人被铁道部绑架了,人们“被高铁”了。

也有民众指出,铁路是国家出钱修建的,是用纳税人的钱,由国家主体投资的,用来缓解铁路营运能力的严重不足,里面带有强烈的民生投资性质,西方国家都把铁路等公共设施当成是国家返还国民的一种福利待遇,而不是纯粹的商业模式,为什么中国的火车票就这么贵呢?“这种强迫式的推高消费,包藏了社会不公的因素,包藏了公民人身权利的被隐性侵犯。”

上座率200%才能不亏损

没坐过武广高铁的人一听铁道部宣布的90%以上的上座率,还以为乘客很多,车厢基本要满了,不过实际坐过的人都知道,经常车厢里只有一半左右的乘客。原来铁道部所谓的上座率是有特殊含义的。指的是“购票上车的旅客人数与列车定员的比率”,反映的是列车席位利用率,而且是平均值的概念。

比如一列运行1,000公里的高铁,在运行的前900公里中,列车上一名乘客也没有,但最后100公里列车装满了人,那其上座率就是100%。列车停的站数越多,上座率就越高,达到1,000%都是有可能的。

很多专家表示,铁道部这种算法并不科学。根据国外经验,日平均上座率至少达200%,才是不亏损的底线。中国的高铁上座率远远没达到这个底线。国外大多数高铁都亏损, 只能靠国家补贴运营,中国也一样。


目前中国已进入高速铁路大发展阶段(Stringer: STR / 2010 AFP)

中国高铁的未来引人忧

据大陆官方报导,中国政府已投资一万三千亿元人民币(约一千九百亿美元)修建高铁,到2012年,京哈、京广、京沪、陇海、哈大、东南沿海等高铁客运线将全线贯通,形成“四纵四横”的全国网络。那时坐火车就像坐公交车一样,随到随走,大致想上哪就上哪。

有海外亲共媒体吹嘘说:“这是破解中国铁路运能瓶颈的‘利器’。继长三角、珠三角的一小时生活圈之后,整个中国的一日生活圈渐渐呈现,将发挥异地同城效应。中国铁路用三年时间跨越了诸多国家三十年时间走过的历程,稳扎稳打地让‘中国速度’步步逼近并超越了‘世界速度’。中国迈进高铁时代,引起了世界关注。”

的确,中国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东部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至少五百人,中部也接近四百人;而日本为三百三十人,美国三十六人。 由于人均土地资源少,石油资源不丰富,发展铁路,而不是高速公路,是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必然。

不过很多专家建议,中国不能盲目发展高铁。在中国现有的经济及技术情况下,应该先行发展动车,而不是高铁。比起高铁,既方便又不污染环境,运营恰当的话,收回成本速度也比高铁快。

据铁道部宣称,在已投入运营的6,552营业公里的高铁建设中,截止2009年,铁路资产负债率就已达52%。2009年7月,国家发改委的一份报告估计,随着高铁建设的升温,到2020年铁道部债务累计将接近3万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0%以上。资产负债率如此高,谁来承担高铁的补贴风险呢 ?最后买单的只能是受害的百姓。

相关新闻
春运火车票实名制下 “黄牛”炒声依旧
大陆春运明天启动 新措施恐酿火车站堵塞
返乡有多难 大陆春运拉开大幕现客流高峰
自由亚洲电台:腐败不除春运难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