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传统产业、中小企业更需要政府扶植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郑琪芳/特稿)在外界一片争议声中,台行政院昨天终于释出“产业创新条例草案”大企业减税政策可能喊卡的讯息。希望这次是玩真的,不要因为某大老板拍桌或威胁撤资,就再度退缩了。

台湾产业政策仰赖减税,从“奖励投资条例”到“促进产业升级条例”,过去五十年来,政府提供企业的租税优惠从未间断,促产条例一年税收损失高达一千多亿元,近十年就减税逾兆元,而且减税利益集中于高科技业,结果高科技实质税率反而低于传统产业,部分厂商还出现减免税额扣不完的“负税”情况。

好不容易,促产条例去年底落日了,政府除了将营所税由二十五%降至二十%之外,又订了产创条例,提供研究发展、人才培训、物流中心及营运总部等四项租税优惠。官方估计,产创条例每年税收损失约三百亿元,但若参考过去经验,恐怕又是严重低估。

马政府无力改革,延续过去五十年的减税措施就算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竟然会连该奖励的对象也搞错!

政府应该扶植的对象,不是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及传统产业吗?已成长茁壮的大企业或高科技业,每年获利惊人,依规定缴税是最起码的要求,但政府不仅持续提供租税优惠,还想让大企业适用更低的税率,到底,政府对大企业的奖励何时才能罢手?成为全球前五百大企业了,还不够吗?

更何况,许多政府砸下钜资扶植的企业,脚步站稳后就争先恐后前往中国投资设厂,不仅在当地成为缴税大户,更为中国创造上千万个就业机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可说是“贡献卓著”,台湾却面临产业空洞化的困境,失业率居高不下,薪资更是大缩水。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