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NGO活跃于国际社会

人气: 120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月4日讯】(美国之音2010年 2月 04日报导) 上世纪50年代,台湾曾经是美国援助的对象,接受美国捐赠的粮食和财物。很多人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穿的衣服是用美援的面粉袋做的。1960年代台湾自动停止接受美国援助,当时政府有效运用美援物资,从而为台湾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如今,台湾早已成为被援助国家成功转型的典范,而且众多由志愿工作者组成的非政府组织活跃在台湾本土,甚至国际组织中。

据统计,台湾本土有超过4万多个非政府组织,简称NGO,其中有国际参与的组织多达2612个。这些团体不受政治力干预。

退休军公教人员是NGO的主力

台湾外交部非政府组织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建国认为,台湾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和社会多元累积了NGO的能量。参与NGO的群体以年轻人和退休的军公教人员最为热情,而退休人员更是NGO的主力。吴建国说:“台湾有很特殊的退休制度,就是50几岁,有的老师就已经(服务)年满25年或30年退休,而且他们还很年轻,还很健康。他们的退休金很高,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所以他们很愿意投入志工的行列。

所以现在台湾NGO(非政府组织)能够蓬勃发展, 一方面是因为台湾经过50年整个政治民主,容许不同的声音和社会的多元化。经济的改革和社会的多元之外,最主要的是这批人力的投入,让每个NGO都能recruit (吸收)相当不错的人。不过这些人力须要经过培训。”

NGO名称底线

台湾的NGO参与国际性组织和活动时曾遭到大陆打压。去年就有10多次台湾NGO被要求变更名称。外交部非政府组织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委吴建国指出,除了中国向国际NGO施压之外,有时也因为国际NGO本身要求下属会员更改名称,或台湾的NGO主动决定更改名称。另外,台湾NGO都是自行做主,自由活动,政府没有插手,但是组织的名称是有底线的。吴建国说:“我们不会去主导我们的NGO参加国际会议时用什么名称,但是我们有个BOTTOM LINE(底线)。 就是我们的NGO不能用有这种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样的名字。除此之外我觉得给他们一个FREE HAND,让他们自己去觉得该怎么参加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权益。所以一个是名称,一个是权益的问题。”

台湾NGO活动能力极强

路竹会路竹会在海地进行医疗救援

目前台湾的NGO在救灾,人道救援和生态保护方面表现杰出,而且活动能力极强。以海地大地震为例,台湾NGO在很短时间就召集到人力和庞大的物资,并且以接力方式源源不绝的在海地进行救援工作,参与团体之一是国际知名的医疗NGO路竹会。路竹会不仅在海地有自设的完整医疗站,而且还在海地最大医院的国际救援医生下午5点下班后,接替该医院的所有医疗工作,创下了一天医疗服务28小时的惊人效率。

台湾有能力和实力来回馈国际社会

路竹会会长刘启群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在海外从事医疗服务时经常会得到陌生人的感谢和祝福,台湾能为国际社会尽一分力量是因为台湾有这个能力和心力。刘启群说:“ 台湾可能想扮一个国际上 的世界公民,尽一个世界公民的角色。之前可能因为台湾和中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可能杀的太严重,没有这个余力。现在两岸休兵之后可能就有点这方面些余力。所以政府就很乐意把剩余的力量做到对国际的回馈。 我们乐见国家的政策对国际上的援助和人道的关怀能有更大的尺度,我们有这个能力,有这是实力。这是事实。”

鼓励台湾NGO步入国际

外交部非政府组织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委吴建国表示,台湾的NGO只要能在国际性组织中继续存在,就能展现台湾的实力,因此台湾非常鼓励NGO 参加国际会议和活动,为国际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吴建国认为,当国际上看到台湾NGO的成绩时,如果出现更改名称的挑战,台湾就会有较大的力量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路竹会的帽子上印了一句英文,或许可以代表许多台湾NGO的服务宗旨,那就是 “台湾以前接受别人帮助,现在我们有能力,是该帮助人家了。”(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