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海生馆参与南极研究 带回生物土壤分析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守国高雄县8日电)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正修科技大学、国立东华大学与大陆南极考察队携手合作,首次参与南极科学研究团队,采集10多种南极海生物及企鹅岛 (Ardley island)土壤、鸟粪化验分析。

参与研究的海生馆研究员林家兴与正修科大超微量中心技术人员许廷炜今天在正修科大举行记者会,发布南极研究成果,由校长龚瑞璋主持。

林家兴表示,这次采集10多种南极鱼类与生物,其中小型甲壳类是南极海洋生物的主要食物,属于最底层食物链,因食用藻类而含有大量脂肪,让它们在寒冷的海域生活,也提供上层食物链鱼、企鹅等丰富的食物。

他在南极时取得各国有关小型甲壳类分布资料,他表示,将研究气候、环境变迁对小型甲壳类的影响,以及分布改变,进一步分析对南极生物的影响。

林家兴也提及在企鹅岛的阿德雷湾捕获南极新纪录种毛绒红海星,他表示,毛绒红海星是在50公尺深水域捕获。另南极新纪录种海舌头是海生馆研究人员郭富雯在大陆中山站传回的讯息,需等郭富雯3月底返国后才有进一步的讯息。

他表示,这次所有采集的生物将由海生馆分析。

许廷炜采集企鹅岛企鹅粪土层中持久的土壤与有机污染物,以及地衣,将由正修科大超微量研究中心分析成分,了解是否含有戴奥辛与多溴联苯醚化合物。

中心主任张简国正表示,戴奥辛与多溴联苯醚化合物是环境荷尔蒙,蓄积人类体内会致癌,分析企鹅岛土壤、植物、企鹅粪,了解戴奥辛、多溴联苯醚化合物是否漂移到南极。

在大陆极地办公室的支援协助下,郭富雯去年10月搭乘大陆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抵达南极大陆长城站及中山站,开始6个月的南极科研计划,预计3月底返台。

林家兴与许廷炜去年11月搭机到智利后转搭乘智利空军军机抵南极长城研究站,进行2个月的科学研究,与大陆、德国、阿根廷、秘鲁、俄罗斯、韩国、乌拉圭、印度、澳洲及智利等科学家交流合作,采集海洋天然物活性生物采集及极区生物的抗冻基因库分析及标本采集,1月31日平安返抵国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