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高水位存款 对中国构成通膨威胁

【大纪元3月4日讯】(大纪元记者陈俊村编译报导)中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表示,今年将是中国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中共仍会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对此,英国《金融时报》驻北京记者代尔(Geoff Dyer)发表文章指出,银行存款是重要的货币政策指标,中国应留意高水位的银行存款所带来的风险,采行适当措施以预防通货膨胀。

银行存款是重要指标

代尔认为,中共当局的首要任务是走出去年大规模货币刺激方案的影响,预防通货膨胀发生,但也不能下猛药,以免经济再次衰退。

他说,对于中共的决策者而言,创历史新高的银行存款使经济形势复杂化。在过去几周中,全球市场专注于中国的银行又放款多少。然而,对于某些观察家来说,高水位的银行存款才重要,因为它显示出,有关当局对于货币政策的控管,少于众多投资人所认定的。

银行存款创新高

麦格理证券公司(Macquarie Research)经济学家凯维(Paul Cavey)指出,目前中国家庭与企业的银行存款,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50%,已创下新高。他说:“贷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是很大,中国经济取决于存款及其在经济体中的位置。”

与大多数其它国家的央行相比,中国人民银行有更多的手段可用以管理放款水平,包括决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它已从去年的9兆6千万人民币,改为今年的7兆5千万人民币。但银行存款对经济体的影响,比较不受限于政府,而是取决于几百万个家庭和企业的决定。

企业和家庭存款 影响经济甚钜

代尔指出,就企业的角度而言,它们所关注的是,中国公司有巨额的未使用贷款。据经济学家分析中共官方数据后表示,在去年年底时,公司借贷但未使用的金额高达1兆2千万人民币。

对管理当局而言,令其进退两难的情况是,如果他们因为担心通膨而减少银行放款,企业仍有条件做大幅投资,因为它们有很多未使用的贷款。凯维说:“即使信贷成长缓和下来,今年基础建设的支出可能更多,这是很大的风险。”

若考虑家庭存款,货币政策的风险则取决于消费者对通膨的预期。由于投资管道较少,中国消费者在银行中保有相当多的储蓄,当他们开始担心通货膨胀时,会将存款移转至股票或房地产市场,进而推升资产价格。

结果,资产市场泡沫化的可能性增加,甚至当央行减少放款的额度也是如此。即使官方立场是减缓放款,上涨的房地产价格也会引发更多新的投资。

观察家庭存款水位 抑制通膨

代尔表示,目前尚无迹象显示,中国的家庭存款大规模地由银行体系转向其它市场。但中共当局仍应观察家庭存款的水位。

如果通膨预期开始发生,存款人会将钱移转至股市与房地产,进而推升其价格,中共当局须采行决定性的措施抑制通膨,诸如:调高利息、增加银行存款准备、大幅降低银行贷款与汇率升值的额度等。这的确是“复杂”的前景。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经济崛起的真相
中国地方政府负债超5万亿 或危及经济安全
史宗瀚:中国地方负债暴增 2012恐引发金融危机
政协近半提案指高房价 人大财经主任承认泡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