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的故事】飞越安南看世遗(2)

【新纪元】砌砖艺术极致 美山占婆遗址

文、摄影 ◎ 意文

人气 962

【大纪元4月12日讯】占婆人的建塔技术、石砌雕刻艺术,是美山最值得研究之处。中国的史书曾赞扬占婆人是“砌砖艺术大师”。二零零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请来专家仿造美山砖塔,屡做不成,令人对古代的砖造建筑技术不由肃然起敬。

越南共由五十四个族组成,其中源自印度族的占婆族(Champa)约有十几万人,属波利尼亚语系,与越南语语系不同。在中国史书中,东汉末称“林邑”,唐时称“环王”,五代以后称“占城”,都指的是“占婆”,占婆古国存在时间近一千五百年,占婆族人的后裔分散在越南南部和柬埔寨地区,外界一般对于占婆族人的了解仍是极其有限。


美山的塔寺遗迹位在群山山谷之中。

美山的塔寺遗迹位在群山山谷之中,被茂密葱郁的热带植物层层笼罩着,俨然是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美山”越文是 ,是占婆人供奉国王和神祇的圣地,年代比吴哥还要古老,有“越南的吴哥”之称。美山自三世纪到十二世纪,一直是占婆王国的统治中心,它是现存的占婆王国时期最古老最庞大的建筑群。

据记载,西元四世纪末,占婆国王“巴哈德拉瓦曼”下令在美山修建一座木结构的神庙,而后开始修建大量的寺院和宝塔,用来供奉国王和神祇。“巴哈德拉瓦曼”国王并定美山为宗教圣地,逝世后也被埋葬于此。木寺庙在两百年后一场大火中被焚毁。七世纪初,占婆国王“桑布胡瓦曼”下令重建神殿。重修时,使用了大量更为持久耐用的砖头及石块为建筑材料。所以七世纪之前的木造的塔寺建筑到底有多少,已无可考。


美山的塔寺遗迹位在群山山谷之中。

繁盛的占婆王朝从公元四世纪持续到十三世纪,每一代占婆王朝都建造新寺庙,或修建旧寺庙。修建的寺庙总数达七十余座,从而使得美山成为占婆王国重要的圣地。十三世纪末被遗弃,美山安然地存留于世。十五世纪末,由于占婆王国迁都,美山圣地从此荒废……


“美山”越文是“My Son”(Thánh đîa Mÿ Sòn)。他甚至比吴哥还要古老,有“越南的吴哥”之称。

美山遗迹是在占婆王朝破灭近两个世纪后的一八八五年,被法国考古学家发现并公诸于世。一八九八年,法国派专家到美山考察,仔细研究了碑文记载,一九三七年开始修复工程,逐渐理清这神秘遗迹。

一九六九年在越战中遭到美军轰炸后,原本有七十座古塔寺,如今的美山,尚存二十座不完整,但还保持着原始模样的建筑遗迹。一九九九年美山占婆遗址(My Son’Temple and Tower Relic)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具有宇宙观的建筑

整个开放的美山遗址中,分为十组主要建筑群。一半以上的区域被森林所覆盖,多数游客会沿环型参观路线走一圈,B、C两建筑群保存得较好,往东南方A建筑群残破只剩下基座,继续往北走是E和F建筑群,F区有一座现代人想模仿古塔寺建筑但是没有盖成功的塔。


A区残破只剩下基座。


石碑上古梵文文字清晰可见,十至十三世纪时字体较方型。

古代占婆人到圣坛祭祀时,沿途都会经过一条清澈的小河,他们用此处的河水来沐浴净身,以示敬重。

沿着小径走,率先进入B区遗址是占婆王国的圣地,每一个国王都要在这里建一座塔、一座殿堂,作为拜神的地方。红砖建成的塔寺建筑普遍较矮小,没有宏伟的气势,式样却繁复。B区五幢建筑物,完整的仅有藏经阁,其余的都是残破不堪。藏经阁与柬埔寨吴哥窟是同期建筑,特别的是内拱天花外,有高天窗、神祇及祀神舞者的浮雕,横梁雕刻及阶级的砖雕没有吴哥窟的精致。

越往里走废墟越多,地面上都是横躺的断石残柱,有些石雕刻保存得比较好,有些石碑上古梵文文字清晰可见,碑文上的古梵文三至六世纪时期的梵文字型较直,七至十世纪时期字型字长且斜,十至十三世纪时字体较方型。


在美山残缺不全的女神像、无头雕像,依然闪耀着当年占婆文化的色彩。


在美山残缺不全的女神像、无头雕像,依然闪耀着当年占婆文化的色彩。

残缺不全的女神像、无头雕像,依然闪耀着当年占婆文化的色彩。

独特的地势正符合占婆族的宇宙观,美山最高海拔七百五十米的山峰叫“朗苗”,占婆族人相信这是他们祀奉的主神神邸。塔型神庙的基本布局也反映了宇宙观,中央的主塔象征着圣山位于宇宙的中心。


主塔完全用砖石砌成,并辅以柱子与面向东方的装饰门廊,且都饰以精美的雕刻。

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基座石砖或石块堆砌,基座有装饰浮雕,主塔完全用砖石砌成,面向东方的装饰门廊是用来敬奉神祇的,门面开向西方的塔寺是用来祭祖的,如果是开向北方的话是求愿,但却没有面向南面的门,都饰以精美的雕刻。每个塔有三层,形成金字塔状。据说,很多塔顶原本是金叶或银叶包裹的。

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四年,法国远东博物馆组织重修了美山的古塔寺,在一九四六年前还有约五十座建筑保存比较完好。但在抗法、抗美两场战争后,残存的建筑和雕像被毁坏得更加支离破碎。尤以一九六九年美军对美山谷地狂轰滥炸,著名的美山A-1号殿和许多建筑被夷为平地。

从一九七八年开始对遗址进行考察和修复,进行清理和扫雷。一九七九年四月二十九日,越南文化通讯部将此定为“越南艺术建筑遗址”。一九八零年起,越南和波兰合作对美山遗址进行修复,十多年的加固和修理使占族艺术遗产得到部分恢复了原貌,使人们可从残垣断壁中体会到当时占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神秘的砌砖艺术大师

一九八二年波兰人用新砖修补遗址的地方,砖块都已变黑并长出青苔,而古老原始砖面却是保持一贯的红艳颜色,并且几乎看不见接缝,非常平整。


波兰人用新砖修补遗址的地方,砖块都已变黑并长出青苔。


至今所谓先进的建筑技术也造不出来的尖塔,照片是从尖塔内部仰视拍摄。

二零零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请来专家仿造美山遗址造砖塔,到一定的高度后就垮下来,屡做不成,最终放弃,现代所谓的先进建筑技术也达不到古人的建筑技艺,亲眼目睹这二件实例,令人对古代的砖造建筑技术不由肃然起敬。


二零零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请专家仿造美山遗址造砖塔,屡做不成,最终放弃。


优美的石砌雕刻。

优美的石砌雕刻。


优美的石砌雕刻。

优美的石砌雕刻。


优美的石砌雕刻。

占婆人的建塔技术、石砌雕刻艺术,正是美山最值得研究之处。中国的史书曾赞扬占婆人是“砌砖艺术大师”。美山塔寺群中的砖块硬度均匀,大小为 31×17×5釐米,是利用层叠堆砌的方式兴建,穿越了漫长的时空依然紧密地重叠,经历多个世纪仍屹立不倒,是建筑力学的极致展现,如果不是战争破坏,丝毫不见松动的迹象,连现代科学家现在也解释不了,现代的建筑专家也建造不出来。

令人吃惊的是,这些设计精巧的塔寺,砖与砖之间并没有使用灰浆,当年使用的是什么黏结剂呢?是当时占婆人已掌握到树脂加热的黏合技术。塔寺是由干砖所建,然后用漆树脂作为黏结剂砌在一起。

建造完毕后,在塔的周围燃起熊熊大火,连续让大火烧上好几天,藉以炽烈的高温火焰让树脂溶化,把整个塔结构加热,使漆树脂完全融化,砖块与漆树脂紧密无间地黏合在一起,就能建造出相当坚固的建筑,具有与大自然风雨雷电相抗衡的伟大力量。

我相信,当大火在砖塔四周燃起时,人们也在祈祷中获得力量,把建造过程本身也变成了敬神的仪式,使得占族人创造出独特并富有生命力的艺术。

漫长时间与风雨的侵蚀磨洗,早已褪去美山的芳华,技巧高超的砌砖技艺,难以抵挡战争炮火硝烟的强大毁灭力。如今的美山圣地,以废墟一词来形容更为合适,但无损于人们去感受另一种彻底的异质文明。◇

本文转载自《新纪元周刊》第167期【世界风情】栏目 (2010/04/01刊)

本文连结: http://mag.epochtimes.com/gb/169/7787.htm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新纪元】在首尔穿梭古与今
【新纪元】用喝的温泉 捷克疗养胜地
【新纪元】捷克人生病的泉水处方
【新纪元】走访斯里兰卡 朝圣佛的足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