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央社新闻小百科:五一劳动节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5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舜协台北 1日电)劳工反贫穷联盟今天发起“劳工反贫穷五一大游行”,在属于劳工的日子表达对当政者及资本家的不满。团结工联秘书长黄育德说,劳动节纪念劳工前辈血汗,“只能纪念不能庆祝”。

“五一劳动节”民众早已耳熟能详,但怎么来的?

劳动节源起于1884年10月 7日,美国工人有感于每天工作长达14、15小时,且只有周日可以休息,发起“三八制(工作8小时、教育8小时、休息8小时”运动,向资本家要求改善工作待遇,并在芝加哥成立“8 小时协会”持续推动。

全美劳工联盟为向资本家施压以利推动“三八制”,号召美国劳工1886年5月1日发起全国大罢工,响应示威的劳工多达20万人。

随着罢工持续,部分芝加哥劳工应资本家要求上工,上工途中被参加罢工群众阻挡,警方赶来镇压并开枪,造成劳工伤亡。之后,劳工领袖决定在“干草市广场”号召民众集会,最后却因警方镇压造成更多死伤,史称“干草市广场惨案”,之后还有 8名劳工领袖被警方逮捕,以谋杀罪起诉,其中5人被法院判死刑。

惨案过后,劳工团体更坚定推动“三八制”,开始有资本家同意,之后风行草偃,英国、法国工人也先后响应推动。

到1889年,各国劳工团体为纪念这段历史,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决定,订每年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或称“五一劳动节”,以纪念推动“三八制”运动成功及劳工前辈的流血牺牲。

黄育德表示,由于“五一劳动节”是纪念劳工前辈为争取权益流血牺牲,“就好像二二八事件一样,只能纪念,不能庆祝。”各国工会、劳工团体多会在劳动节当天走上街头,对当权者及资本家发出怒吼,表达心中的不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