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对话不会就双边投资协定达成协议

标签:

【大纪元5月22日讯】(美国之音2010年 5月 21日报导) 美国高级官员说,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将首要讨论贸易与投资壁垒议题。专家评判,双方可能讨论双边投资协定,但不会签约,因为条件并不成熟,奥巴马政府只是希望将协定用作谈判的筹码。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启程赴北京之前,财政部执行秘书和中国事务高级协调员洛文杰(David Loevinger)就说,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需要讨论四个关键议题,首当其冲就是贸易与投资壁垒问题。

他说:“一是拆除贸易与投资壁垒。在这方面,很显然,美中两国都从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全球贸易与投资管理机制中极大受益。同样明显的是,美国劳工、公司和政府对中国一些贸易与投资政策感到担忧。”

*BIT模式,谈判筹码*

投资保障机制就是双边投资协定(BIT)。本次对话之前,美中两国已进行了五个月的谈判,专家因此推测,本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也将讨论这个议题。

奥巴马政府BIT顾问委员会成员、美国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安德森女士估计,对话不会就BIT达成协定,因为奥巴马政府一直在研究新的BIT模式,没有宣布以前,不会签约。

她说:“我们顾问委员会做了研究,去年秋季提交了报告。奥巴马政府于是召集跨部会审议,就新的BIT模式提出建议。官员对我们说,这个程序完成之前,不会与中国进行实质性的谈判。但他们可能将BIT视为相对争议性不大的议题,纳入会谈后可能发表的最后公报,但除了声明以外,不会有实质内容。”

亚洲时报分析,中国海外投资增加迅速,竭力推动BIT谈判。但BIT不是美方的真正目标,奥巴马政府可能利用这个议题来增加人民币汇率等议题上的谈判筹码。

*投资限制,主要障碍*

美中就BIT谈了几个月,没有实质结果。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分析员马格努森(Paul Magnusson)介绍,谈判的最大障碍,是中国对海外投资、特别是金融与核心产业的投资限制增多。从这点来说,中国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定位,市场经济是BIT的基本要求。

他说:“美国银行在中国开设分行面临限制;美国保险公司在中国销售人寿、医疗和退休等类保险存在限制;中国汽车组装工厂的所有权存在限制,不许美国公司控股;合资同样面临限制。中国虽然外国投资很多,限制依然不少。”

*海外仲裁*

安德森女士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加拿大公司针对美国的一些环保政策对美国政府提起过诉讼。BIT海外仲裁条款让美国政府担忧,一旦中国公司不满美国的投资环境,国际法庭的仲裁结果会更加损害美国的政策利益。

她说:“让外国公司有权在国际法庭起诉国家政府,我们认为,可以就投资签署国际协议,但协议必须确保投资符合社会的需求,确保投资者的行为对社会与环境负责。条约可以就诸如不赔偿就将财产充公等过分的政府举动设置保护,但协定让外国公司有权对很多人认为是完全合理的公共政策议题进行起诉。”

*投资保护*

“双边投资协定”是双向的,美国政府态度谨慎,有人认为这是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的一种表现。美中双方近期贸易战升温,中国公司投资美国受挫,是最好的证明。

马格努森分析,中海油收购美国石油公司受挫,基本是商业竞争的结果,外界存在误解。事实上,中国的投资保护远远多于美国。

他说:“中国对美国投资的限制比美国对中国的投资限制要多得多。几年前,中海油试图收购尤尼科,中国政府在竞标中落败,尤尼科最后被雪佛龙(CHEVRON)公司收购。一些人认为,这表明美国政府不允许中国对美国石油公司进行投资,这种说法不一定符合事实。”

美中上次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1989年天安门事件之后被取消,新的BIT谈判2008年重新启动。(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兴新通讯董事长被查 或涉江绵恒隐性利益地盘
金钱能换来多少幸福?研究发现有不同答案
Costco金条热卖 美国人出售黄金时税率如何
中国5月制造业PMI又萎缩 经济前景黯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