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介寿国中地滑 高低落差30公分/灾难若降临 师生无路可逃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罗沛德)为了实地了解石门水库淤积的问题,本报记者四度探访石门水库库区与集水区。远望时,青翠山林与碧澄湖水,让人心旷神怡;近观时,库区的抽砂船发出直击人心的巨响,山区光秃秃的果园,则让人心惊。


集水区山坡种植的竹林根部浅,也是造成泥沙流入水库的元凶。(自由时报)

*改种浅根绿竹 加速土壤流失*

车行在石门水库周边,两旁山岭尽是一片随风摇曳的青绿,与水库的翠绿一样地赏心悦目。长年投入石门水库集水区保育行动的绿色阵线协会常务理事林长茂提醒记者,眼中望到的这片青绿,是竹林。

林长茂说,石门水库库区附近山坡早年是茂密林木,但后来在政府同意下,农友改种植经济价值较高但浅根的绿竹林。根据国外资料,坡度二十五%以上的山坡地,林木的根部附着力好坏之间,土壤流失率相差三千至一万倍。竹林不但容易导致土壤流失,更糟的是,一公顷竹林一年得用掉八吨肥料,直接导致水库的优养化。

石门水库的实际生态,可以从“Google earth”上看到更清楚的图像,复兴乡与尖石乡上的灰黄区块明显可见,标志着人们在山林间的筚路蓝缕与辛勤耕耘,但却也可能标志着对集水区保育的重击。

跳出“Google earth”的视窗,到现场实地检视,明显看到桃园县复兴乡介寿国中已有地滑现象,操场看台龟裂,高低落差约有卅公分,如果落差继续扩大,校内师生怎么办?往哪逃?

介寿国中位处复兴台地,台地下游、大汉溪支流的霞云溪,可看到建筑物直接侵犯到河道,建物顽强地抗拒溪水,溪水则绕道拍打着边坡。

复兴台地的上游,则可深入巴陵、拉拉山,路旁水沟积满来不及清理的落叶,甚至有电线杆直接堆在排水沟里挡住了水路。林长茂忧心指出,一到雨季,雨水无法由排水沟排出,最后溢出流到山坡,再排入溪里、流入水库。淤积,就是这样来的。

水库的淤积有多严重?库区的游艇业者最清楚,在阿姆坪经营“彭哥号”游艇的徐盛皇说,2004年艾利风灾是分水岭,在此之前,水库水位只要达二二六公尺,游艇就可从阿姆坪直通上游角板山,现在,水位要达二四二公尺才开得上去,这多出的十六公尺,就因为底泥淤积。


盖在走山面的介寿国中,阶梯出现明显裂缝。(自由时报)

*甘甜水蜜桃 背破坏水保原罪*

拉拉山水蜜桃全台知名,当地所生产的白凤桃,果肉细致如水,香甜美味让人垂涎,吸引无数观光客,沿路各地也都盖起了民宿。偏偏,水蜜桃和民宿又是破坏集水区山坡地的元凶之一,这又是多大的讽刺?

如果有一天,水库的淤积真的送了水库的命,断了北部民众水源,曾经细致、甘甜的水蜜桃汁液,何其苦涩!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