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除了烟捐 卫署研拟课征酒捐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昶闵、王孟伦/台北报导〕继烟品加征健康捐后,未来买酒可能也得多付一笔健康捐!卫生署正草拟“酒品危害防制法”,透过限制酒品行销、开征酒品健康捐等方式,减少日益严重的酗酒所造成的健康与社会层面的危害。

*杨志良:凝聚社会共识再推行*

对于开征酒品健康捐进行酒害防制工作,卫生署长杨志良昨在立法院表态赞成,但他指出,烟与酒不同,烟一点都不该抽、完全没有好处,而社会上对适量饮酒已有接受度,征收酒捐较烟捐复杂,须多凝聚社会共识再推行。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松德院区院长陈乔琪表示,国内酒瘾盛行率逐年增加,推估汉人约五到十%、原住民约二十五%,比率不低。过量饮酒可能导致肝硬化、胃溃疡、糖尿病、酒精性妄想症等急慢性疾病,还会引发包括滋事、暴力、性侵、失态、失业等家庭与酒后驾车等社会问题。

世界卫生大会(WHA )日前通过“酒害防制策略”决议,国健局局长邱淑媞在会中发言指出,台湾将参考世卫策略,比照烟害防制法研拟酒害防制法,加强酒瘾戒治服务、健康警语标示,并研拟征收酒品健康捐的可行性。

邱淑媞昨表示,世卫指出,增加酒品售价确实可有效减少酗酒所造成的危害,这也是国际趋势,手段包括增加酒税、征收酒品健康捐、订定最低售价等,但须同时建立良好的产制输入管理追踪制度,以遏止私劣酒及逃漏税。

根据世卫调查显示,全球约三分之一国家透过以价制量,抑制酒品消费。法国针对烈酒额外课税,做为健康医疗基金;德国按酒精浓度课征附加税,供联邦成瘾防治中心做为健康宣导用途;泰国将二%酒货物税指定用于泰国健康照护基金会的酒害宣导;韩国针对酒类饮料课附加捐,指定用于提升教育体系。

国健局已委托财税学者,针对酒品健康捐开征的可行性与影响层面进行评估,并比较各国相关制度,针对课征范围、捐税税率、稽征程序探讨,同时评估对国内相关产业、消费者与总体经济的冲击。

日前有立委提案锁定国内烈酒课捐,但经国税局与国贸局讨论后,认为进口洋酒的酒精浓度普遍较国内酒品高,易形成贸易障碍,在现行烟酒税法架构下,开征健康捐较为可行。

*开征或直接加税 待政院裁示*

目前“烟酒税法”依酒品种类、重量与酒精浓度而有不同税额。针对“酿造酒类”的啤酒,每公升征税二十六元,其他酿造酒每公升按酒精成分每度征税七元;“蒸馏酒类”则是每公升按酒精成分每度征税二.五元;“再制酒类”的酒精成分以容量计算,超过二十%者,每公升征税一百八十五元,二十%以下者,按酒精成分每度征税七元;“料理酒”则每公升征税九元。

邱淑媞表示,是否开征酒捐或直接加税,尚待行政院裁示,此项立法无时间表,须听取各界意见。

听到可能开征酒品健康捐,许多不喝酒的民众表示支持,不过有家庭主妇则担心做菜用的料理米酒会因而涨价;国内外酒商则持保留态度,认为势必会引发很大的争议。例如米酒是民生用酒、啤酒为低酒精,要以什么为课征标准?另外,开征酒捐,等于消费者得多付一笔钱,“除非社会有共识,否则一定引起很大反弹!”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