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研院新技术 助测低能辐射

人气 1

【大纪元8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思宇台北10日电)中央研究院今天表示,物理研究团队提出以“原子电离”侦测的新技术,提高微中子磁矩的实验灵敏度至百倍以上,将有助低能辐射测量,包括钻油、核电厂等将受惠。

1956年美国科学家首度发现微中子 (neutrino),微中子充斥于整个宇宙且被视为“人类所设想到的最细小物质”,深深影响粒子物理、天文物理及宇宙学等发展,同时也可能是解开宇宙暗物质的关键。

微中子研究属于物理基础科学研究范畴,想要了解宇宙,就得先了解微中子;微中子本身不带电,也不参与强作用力,因此与一般物质的作用非常微弱,微中子也成为各国科学家竞相研究的课题。

中研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子敬所领导的研究团队,研发出新侦测方法,以此推算出当今最严谨的微中子磁矩上限,大幅提高微中子磁矩的实验灵敏度达百倍以上,8月2日登上国际重要专业期刊“物理评论通讯”(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王子敬表示,以往相关研究集中在观察微中子跟电子碰撞后电子的能量分布,比较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差异。研究团队提出以原子电离 (atomic ionization)作侦测机制的崭新技术,透过计算结果证明,这种创新方法可以提高微中子磁矩的实验灵敏度至百倍以上。

研究团队再以“台湾微中子实验”在台湾电力公司国圣核能二厂取得的数据,推算出目前全球最精准的微中子磁矩上限,并估计出未来实验可能到达的极限值。王子敬说,研究结果已获得国际同侪关注,并已有研究团队计划利用此原理作数据分析与设计下一代的实验。

王子敬表示,学术研究方面,此项新技术将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微中子,也进而探索了解宇宙;应用方面,此项新技术有助于低能辐射的测量,核电相关产业及钻油等工业将受惠。

相关新闻
少量辐射有益健康?仍存争论
清大辐射外泄 台原能会:低于通报值暂无危险
台原能会实测 阳明山玉山天然辐射量极低
台经济稳健    中央研究院上修GDP至6.89%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