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机场制度不改 骡子难变骏马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汪淑芬台北15日电)交通部机场改善小组7月提出期许,3年内桃园机场挤进全球前10大机场;经过1个月诊断,建议仿“中钢模式”抢救机场形象,交通部也清楚,制度不改革,骡子也难变骏马。

桃园机场现在几乎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国际排名大幅落后遭立委指责、餐饮及手推车惹民怨、空桥断裂成国际笑话、航厦在营运中整建造成不便。

交通部火速在7月初成立机场改善小组,邀请学者、专家及民航业者共同为机场改革开药方。7月13日第1次会议时,改善小组就从各层面提出改革架构流程,并以韩国仁川机场为标竿,期许3年内,桃园机场排名能挤进全球前10大。

机场改善小组勾勒出的愿景很耀眼,交通部、民航局也希望善用情势,推动机场改革;不过,交通部也开始忧虑,这把改革大刀是否真能如愿开铡。

交通部认为,现在各方将桃园机问题一一挑出,就是改革最好的利基,但如果制度无法做更大的改变,只能在小问题上局部改善,骡子很难变骏马,要冲全球机场前10大,难度相当高。

机场改善小组建议的“中钢模式”,就是要跳脱现有国营企业的窠臼,也就是桃园机场在11月转型为国营机场公司后,在采购甚至人事上,不受采购法及预算法限制,因为只要法令绑手绑脚,效率及品质一定打折扣。

交通部、民航局及航空公司都举双手赞成用“中钢模式改革桃园机场”,但也都有共同问号,“行得通吗?”机场改善小组召集人张有恒强调,要朝愿景前进,就一定得做。

交通部政务次长叶匡时说,制度面的确是最大问题,但中钢是30多年前成立,当时政治生态和现在差异很大,他担心推动“中钢模式”在修法时,行政部门就会出现歧见,其中公共工程委员会势必有意见,立法院的反对声浪也是可想而知。

叶匡时指出,采购法并非无优点,但不易让企业发挥创意,虽然采购法也明订公营企业可用最有利标,但公务员为了保护自己,大部分不敢使用,以免吃上官司,很多问题环环相扣。但他也表示,若能排除采购法,未来的机场公司一定要订定一套严格采购程序,否则各界关说问题又会让机场陷入另1个风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