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男孩卖水果养活七旬重病爷爷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09月18日讯】在重庆市彭水县连湖镇樱桃村文昌沟,10岁的朱鸿磊每天跋山涉水,步行数小时去距家5公里远的学校去上学,中午忍饥挨饿。在家照顾因风湿卧床不能行走的70多岁的爷爷,并且搭着凳子上灶台做饭。还得上山取水,下地摘果,再到集市去卖。对于抛弃自己的父亲,朱鸿磊并没有爷爷那样的失望和埋怨,他还在期盼著有一天爸爸能出现在家门口。


家里的一切都是朱鸿磊照料(网络图片)

跋山涉水几小时按时上学 中午挨饿 功课好老师喜爱

重庆晨报9月17日报导每天凌晨6点,在彭水县连湖镇樱桃村文昌沟,10岁的朱鸿磊醒了。他麻利地将穿了近一周的衣服套上,赶紧来到一墙之隔的厨房生火做饭,借着灶膛里的火光温习一下功课。

饭好后,他叫醒了患病的爷爷。朱鸿磊的动作必须要快,因为上学还有近5公里的山路要走。山区的小学是10点上学,朱鸿磊早上7点半出门,拼命赶也要2个小时才能到。朱鸿磊上学从未迟到。他的一双鞋是7岁的时候爸爸给他买的,当初尺码就故意买大了些,希望他长大也能穿。

樱桃小学条件非常艰苦,学校80%都是留守儿童。尽管有300多人但却没有食堂。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午饭可以吃。但是很多同学,都会得到家里的一笔零花钱,中午可以在学校的小卖部里买点东西充饥。

每当这个时候,教室里就剩下朱鸿磊孤零零的身影。这时他都会拿出书。他每天吃2顿饭,早上一顿,下午5点一顿。中午不吃饭。有时爷爷给钱让他买方便面 ,而他因为爷爷在家也没吃东西,为省钱自己也不吃,中午忍饥挨饿。

每天下午3点放学后,朱鸿磊走得比上学还要急。因为70多岁的爷爷还等着他回去做饭吃。吃过晚饭后,朱鸿磊坐在厨房门口,借着太阳的余晖抓紧时间做作业。正是凭着这股子倔劲,朱鸿磊的学习成绩从一开始的跟不上,慢慢的有了起色,到现在已经是班里的中上水平了。


爷孙俩每天吃南瓜饭、干咸菜 (网络图片)

周末赶场卖水果 买些生活用品回来

爷爷朱元政已经70岁了,身体一直不太好,这两年无法下地干活。今年年初,爷爷的风湿病恶化了,甚至连下床都变得十分困难,全身的骨头像错开了一样的疼。

家里一缸水只够用几天。每隔4天朱鸿磊就要和二伯娘田世英一起上山取水,山上流下的泉水被一道田坎围了起来,先用管子抽到桶里,再拎回家。

家里的李子成熟后,朱鸿磊小心翼翼摘下来,却不舍得哪怕吃一颗。每个周末,他都用小背篓背着,跟二伯娘去赶场卖掉。“一次能卖10多块钱,我再买些盐巴、豆油回来。”朱鸿磊说,二伯娘会帮他看秤,而买李子的大人们一般都不会跟他讨价还价。

乐观朱鸿磊期待着爸爸 爷爷身体不好 你早点挣钱回来

家里的陈年米快要吃完了,收获的玉米只有几十斤,种下的南瓜还没有成熟,茄子、萝卜个头都还小,连爷爷最爱吃的洋火(一种花果)也只剩下几朵了。

对于同样抛弃自己的父亲,朱鸿磊并没有爷爷那样的失望和埋怨。他还在天真地期盼著有一天爸爸能出现在家门口。“我还是很想爸爸的,想他回来一起照顾爷爷。”

朱鸿磊在柜子里翻了半天,找出了一封写在作业纸上的信。他在信中这样说:爸爸,我很想你和妈妈。你好久回来带我去找妈妈?爷爷身体不好,需要去看病。我和二伯娘一起去卖水果的钱不够。希望你早点挣钱回来。我会好好学习,你不要担心。我会好好照顾爷爷。尽管朱鸿磊从来不知道该把信寄到何处,但他始终将这封信保存着。

妈妈离家出走 爸爸打工没寄钱回家

朱鸿磊的家在彭水县邻近湖北省的茫茫大山之中,房子仍然是爷爷小时候修建的木屋。10年前,朱鸿磊的父母在湖南打工时相识相恋,随后夫妻俩带着年幼的朱鸿磊辗转各地打工。几年后,朱鸿磊的妈妈不堪忍受家庭的贫困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朱鸿磊对妈妈的印象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2年前,朱鸿磊的父亲给他过了8岁生日后,将他送回彭水老家,自己则外出打工,再没回来过。朱鸿磊只记得最后一次过生日时吃的生日蛋糕,“有奶油,很甜,上面还有枣子。”

爷爷朱元政对儿子朱玉怀非常失望,“哪个都在带儿带女,我把你养到18岁,你才搬出去。你是不是也应该赡养我呢?但他不是这样想的,以前一年还要寄两三百块钱,现在一分钱没得,人都找不到了。”“别的娃娃跟着爸爸妈妈,吃得好穿得好,每天还有零用钱。他(朱鸿磊)跟到我什么都没有,还要来照顾我。我巴不得早点死了算了!”爷爷的话充满了悲哀。

相关新闻
爱心大集结  寒冬送温情
粽香送温情 串起满满的爱心
“那英跑调”登热搜榜第一 《歌手5》大洗牌
汤唯晒与孔刘合照 粉丝惊喜直呼画面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