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学者指责中共来台收买新闻仍严重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12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北报导)12月16日,台湾文化大学举办“2011反收买新闻校园讲座”,资深记者黄哲斌指出,企业与政治力量企图影响媒体的新闻报导,新闻置入性行销(收买新闻)是更赤裸、更直接用金钱的对价关系来操纵新闻。台大新闻研究所教授张锦华指出,中共利用置入新闻搞行销,用金钱左右台湾媒体,这种现象依然严重存在。

张锦华在接受记者电访时表示,去年监委吴丰山针对陸委会提出纠正案,指出中国置入性行销广告严重,据统计今年至8月中国时报及联合报新闻置入数量有30则之多,显示中共来台收买新闻仍然严重。

张锦华:陆委会应加强执法

张锦华表示,陆委会从监察院调查案之后,到现在中共来台收买新闻并没有改善,陆委会其实没有处理。因为新闻公害防治基金会每月都做统计,很明显发现中国新闻置入还在继续进行,而且整个宣传作法与以往差不多,基本上都是置入省市建设、招揽旅游,招揽台商投资。我们要求陆委会应该更明确来执法,做好中国新闻置入的监理工作。

收买新闻 侵害台湾民众知的权利

张锦华指出,置入性新闻基本上是广告,都是报喜不报忧的正面报导,对于中共负面问题都不报导,这是欺骗读者,扭曲破坏新闻专业。因为新闻应该客观,这不是被收买了吗?新闻的自主独立被破坏,造成侵害民众知的权利。

媒体出卖新闻给中共 危及国安

张锦华强调,台湾的民主政治运作,必需立基于民众要有知的权利,才能够发挥人民作主,新闻自由应该有充分的资讯,不能误导民众阻碍国家进步。台湾媒体应该加强自律,不可以自己践踏新闻专业,出卖新闻给中共;这样得不到民众的信任,人家都不信任了,媒体既没有尊严也没有形象。

她指出,置入性新闻收受金钱,又是隐藏性的,后面的政商利益不明,事实上对国家安全有威胁,我们媒体出卖新闻给另外一个政权,都会影响到中华民国主权独立的完整性。她质疑,台湾明订政府不能新闻置入破坏新闻专业、人民权益,为何中共就可以来台湾置入新闻?

新闻报导沦落为论字计价商品

黄哲斌表示,在欧美国家儿童节目及新闻节目都不能做置入性行销。他指出,但在台湾新闻置入使新闻变成论字计价的商品,可以用金钱操纵报哪些新闻、怎么见报、见报的篇幅等,从前新闻报导刊载至少经过记者、主管、总编辑这几关,去年几乎已经可以跳过这几关,广告主提供公关槁就是原文照刊登出来,这其实更加赤裸沦为买卖关系,中间挣扎、冲突,有可能妥协的空间几乎不见了。

黄哲斌指出,新闻置入的内容可能是法案、政策、民生攸关议题,广告主要刊登这则新闻时,编辑台即对这则新闻失去自主权,这就是广告价格取代新闻价值,有很多原本会刊出的重要新闻被牺牲掉,而且收了钱的报导,有可能会讲坏话吗?等于把新闻最核心价值通通泯灭了,对于读者知的权利有很严重的伤害。

陆委会:修正草案待行政院核定后发布

针对监察院纠正陆委会,陆委会回应纠正案表示,行政院11月18日审查通过“大陆地区物品劳务服务在台湾地区从事广告活动管理办法”修正草案,将俟行政院核定后由陆委会发布;陆委会也会找业界及相关机关来座谈开会。

卢世祥:陆委会没有执法决心

新闻公害防治基金会执行长卢世祥表示,中国时报和联合报都是累犯了,公然违法帮中共地方政府招商、做宣传广告;陆委会多年来也不作为、不执法。他认为, 陆委会的修正草案是他们不管或管不了新闻置入,就放宽中国可以用广告方式做一些宣传,这是陆委会没有执法的决心。陆委会并没有解决中共来台新闻置入,未来这问题还会更严重。

卢世祥指出,形式上台湾政府置入性行销有减少,但另方面政府在几家报纸刊登的广告都有增加,这些广告大部分符合今年初法律修订以后的规定,明白标示哪个单位,所以就不算置入性行销;但广告也违反了年初规定机关首长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不应该刊登广告为个人行销做宣传,这方面案例明显增加。

(责任编辑:贝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