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富元:再从另类角度看云端运算

林富元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2月08日讯】上回从资讯业历史观谈到“云端运算”既非真正的创新,连资讯革命都算不上,收到不少读者的回响。这次打蛇随棍上,再从另外几个角度来看“云端运算”这回事。

凡事大到过头,就要再变

我曾经多次撰文说过,资讯业是最会将老观念重新包装,一再推出来迷惑市场的。VMWare 的创办人Paul Maritz 保罗马力兹就说,整合分散,再整合分散,吸收众人的DNA成为自己更大的DNA,一直是资讯业的惯用高招,但这也是非常合乎市场本身的自然变化。

我们就拿在资讯业垄断多年获利最多的巨擘英特尔与微软来分析,立刻可以看到如此清楚的市场变化。

当年英特尔的开始其实也不过尔尔。他们是一群从Fairchild出来的半导体工程师,想要在电子手表市场提供一些晶片。没想到一路发展,就一路将其他功能不断扫进他们的处理机。你只要回想,三十多年来有多少外部的处理功能商机,都被英特尔的处理机吃进去了?从x86,发展到今天的巨大怪兽,英特尔一方面仍然是伟大的CPU鼻祖,但是当世界趋势改变成娇小的行动边端机成为主流的时候,他的巨大中央处理机,虽然吸收了所有资讯业的其他DNA,但是他已经大到无法继续垄断翻江倒海的娇小边端机市场了。

同样道理,微软萌芽时只不过是一家小小的软件工具商。然后公司里一位日本工程师建议盖茨购买MS-DOS才转型,之后归功于当年市场先驱CP/M(Digital Research)对IBM倨傲不理,于是IBM将生意给了名不见经传的微软,历史从此改写。一路走来,微软用的也是英特尔那一套整合法。最先只有DOS,然后一路上并吞了外面功能的DNA变成自己的DNA,微软视窗在过去十余年历经多少变化,吞诬了多少他人的功能,却变成今天动不动就要冻结瘫痪的巨大怪兽。

可是,就在英特尔与微软的产品功能越来越大的时候,市场变了。

三大使用者剧烈变化

时代变化,都是有因可循的。就因为PC的盛行,造成网路诞生。网路诞生,带动互联网的出现。互联网的出现,配合移动运算的澎湃汹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到今天完全与彻底的动荡了始作俑者资讯业!于是过去不断整合的市场,现在配合数以亿计的行动边端机要往回分散!

英特尔与微软不是傻瓜,他们当然也知道一定得抢回娇小玲珑的边端机市场(巨大无比的市场),但是资讯业的三大使用者都已经改变了!

大众使用者(End Users):过去的资讯市场是企业挂帅,一切发展从企业的需求开始。今天互联网与移动运算盛行以后,个人非企业的需求已经胜过企业的需求(如果你还不同意,看看脸书Facebook的成长就好了),所以过去的数据结构,必须再经过一次重大改造(以前的出局结构,那需要应付数以亿计的行动边端机?)。看看出版业报业杂志业影视业,他们受到多少起源于使用端釜底抽薪式的革命,就知道大众使用者的需求才是近日的主宰。

应用开发者 (Developers): 以前所谓的应用开发商,也是都跟在企业的屁股后面发展的。曾几何时,市场一再证明只有开放式的平台才能在市场上拥有足够人群,于是应用开放商当然从善如流地也都朝此方向走。进入云端运算年代以后,墨守成规的闭锁式平台可能又要再次面对市场的空前挑战。

企业使用者(Business Users): 企业是聪明的,他们早就嗅到市场变化,所以你看到越来越多企业在使用脸书平台做广告与企业联系。但是企业使用者与大众使用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企业使用者是有包袱的。一家银行不可能将数百数千万客户资料随时打掉而云端化,政府机构也不可能配合市场趋势立刻将各种机密完全云端化,所以企业使用者的变化将是混合型的。企业必须一部分采取私密云端化(Private Cloud),然后再设法与大众云端衔接。这里头就有许多技术以及平台的新商机。

所以,从以上三个角度,读者们是否可以感觉到市场版图风起云涌的剧变? “移动运算”可以定义为四大板块:边端机Devices,运营商Carriers,平台Paltform,以及内容与服务Content & Services。 未来的云端运算商机,其实边端机即将沦落为commodities(苹果或许不同意,但是他们十分了解这个趋势)。运营商越来越无法掌控这个市场,而沦落为过路客。内容与服务是云端运算这场变化的极大受惠者。可是最后的大赢家,应该是垄断新数据结构的平台商吧(once again, 譬如脸书Facebook)!

(作者为美国多元创投董事长;远盟康健董事长;吉马陈副董事长;宇智顾问执行董事)◇

相关新闻
科技脉动:黑客觊觎,云计算乌云罩顶(1)
黑客觊觎 云计算乌云罩顶(2)
科技脉动:美国政府大步迈向云计算
IBM:移动技术和云计算 未来职场必备技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