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收量化宽松政策 汇率战开始

新兴国家面临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及热钱问题

【大纪元2011年04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韩山综合报导)全球货币宽松政策退场即将浮现,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Fed)可望释出,6月底将停止资产购买计划的讯息。

依据联准会已往行事风格,重大决策宣布前通常会透露些蛛丝马迹,让市场预做准备。联准会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在最近一次国会听证会上表示,消费与企业支出已出现自我维持的复苏,衰退风险已降低,通膨威胁也非常轻微。显示,第三轮量化宽松的机会微乎其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和世界银行4月16日和17日在华盛顿举行会议,警告高涨的粮食价格、有待解决的失业率、中东动乱与先进经济体财政问题,或威胁经济复苏。

汇率战开打

巴西是少数已采取限制资金流入的国家、其财长曼特加(Guido Mantega)在会上强烈指责,部分制订了量化宽松政策,以解决本国经济问题的国家,导致热钱涌入新兴国家引发资产泡沫、通货膨胀升温的罪魁祸首。他指出,富有国家藉由大印钞票与维持超低利率,而把自身的问题出口到新兴国家。这些国家的行为须受到监察,以确保其政策不会对其它国家构成打击。

曼特加并周一在圣保罗表示,随着世界各国政府竞相压低本币汇率来提升本国竞争力,一场“国际汇率战争”已经爆发。目前官方利率高达11.75%的巴西,一直力图遏止热钱大量涌进。但是,巴西央行为了冷却过热的经济而提高利息,却吸引更多热钱。巴西币值自2009年初以来累计升值49%,表现仅仅次于澳元。

世银统计,去年净流入新兴国家的资金大增44%,达7,530亿美元。

美国财长盖特纳则回应,物价上涨并不必然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所造成,而是因为新兴国家面对来自已开发国家的资金流入,却拒绝让货币升值。他强调,新兴国家应该让市场决定其汇率。开发国家称,让货币升值可同时解决热钱和通胀问题。

盖纳还表示,某些国家利用资本管制及累积外汇存底来操控汇率,造成大量热钱涌入资本账户较开放的新兴国家,“结果就是汇率弹性大的国家面对升值压力,管制汇率且币值低估的国家则面对通膨升温。”盖纳呼吁IMF必须更密切监督各国的汇率、外汇存底及资本流动。

经济学家也警告,一些国家为了与中国竞争,刻意压低汇率,可能引发汇率战争;而美国和欧洲成长放缓,导致庞大的资金流入印度、墨西哥和南韩等新兴市场,导致这些国家货币的升值压力剧增。

美国制造业和国会议员声称,人民币兑美元低估多达4成,导致美国数百万份工作流失。IMF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持有2.447兆美元外汇存底,占全球的近3成。

中印面临经济过热风险

IMF亚洲部主任阿努普.辛格指,中国、印度在2010年的GDP增速分别高达10.3%和9.7%;预测2011年和2012年将分别达9.7%和9.5%(中)、8.2% 和 7.8%(印),但经济过热、通货膨胀、高涨的粮食和燃料价格也严格考验着中、印两国。

上周五,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国的CPI高达5.4%,创32个月新高,市场通胀预期浓郁。

辛格警告说,过去几个月来这一地区的经济过热风险已经在不断积累,应对通胀将是中国和印度在未来几个月的首要政策。

粮食危机一触即发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则警告说,粮价高涨是穷国面临的主要威胁,“我们距离全面爆发的危机仅一步之遥。”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去年大涨25%,今年2月份更创下指数历史新高。佐利克称,食品价格上涨已经导致去年全球贫困人口增加了4400 万。现时大部分大宗商品的库存都处于相对较低水准,这些地区只要再发生一次气候灾难,就会处于崩溃的边缘。

IMF周六发表声明,指出无论是限制资金流入措施,或者量化宽松政策,同样须要监管,以免对其他国家构成打击。这与IMF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立场不同,当时IMF坚持跨境资本流动不应设限,令遭受热钱狙击的亚洲国家付出极大代价。 @

相关新闻
港金管局总裁:金融恐有大震荡
美元或再跌 港楼市泡沫风险增加
QE2吹泡沫 勿掉以轻心 联汇脱钩 引热钱乱港
中共为何放弃宽松货币政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