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承富后现代书艺 70创新回顾展

font print 人气: 6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05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周美晴台湾基隆报导)人生70才开始,陈承富从事教育工作,篆隶草行楷五体样样皆通,退休后仍不间断用心习字,饱览诗书,在基本功夫技法成熟下,以丰富的美学思维、感性的、有趣的艺术手法,开拓书法新美学,新局面,创新书艺。

陈承富认为,书法为古人实用书法,是中华五千年不倒的书法,沿用至今。但现今小孩读书大都打字,连铅笔、原子笔都少用了,何况毛笔,他担心将来书法二字是否会没有人记得。

陈承富别号笔啸轩主人,后现代书艺主人翁。1997著作“九成宫笔意美新探”乙书,荣获财团法人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文艺奖。

受西方后现代主义影响,陈承富10年前开始,将书法艺术化,以新的形式、新的构图,将书法图像化,字外有象,加入意象、线条实质的东西,创立“后现代书艺”。

议长黄景泰赞誉陈城富的作品是“独树一格”,是每天每年付出的成果,每一幅作品都是创新唯一。

“后现代书艺”于基隆文化中心三楼艺廊展至5月22日,并于14日上午10时至12时,假文化中心第一会议室举办“后现代书艺”研讨会,欢迎共襄盛举。


2003年荣誉金奖重书旧作-存在本是不易,刹那蹦出永恒。(摄影:周美晴/大纪元)


双手执笔,三笔划,成作礼状。(摄影:周美晴/大纪元)


陈承富的创作。(摄影:周美晴/大纪元)


以强弱笔触书写,笔端蔓生无名草,心中常开智慧花。(摄影:周美晴/大纪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5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蓉台北二十日电)华梵大学书法研究中心成立后首度举办国际书法活动;华梵大学与台北市立美术馆共同主办的“2007年台北国际现代书法展”,邀请海外四十位、台湾五十位书法家作品于台北市立美术馆三A-三B展区展出到八月五日。值得一提的是,展出书法家年龄涵盖老中青,且内容多元,充满活力。
  • 纽约著名书法家阮德臣将于9月25日至30日在台北国父纪念馆“载之轩”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展出行书﹑行草等30余幅佳作。1969年留学来美﹐阔别家乡30余年的阮德臣首次返台﹐希望能够带给乡亲们“传统书道之美”。
  • 今年总统、副总统的当选证书,是由台湾知名的书法家张炳煌教授执笔,张教授受邀于四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东京银座著名的中央美术馆举行书法个展,展出近年的作品150件。包括传统及现代书艺、水墨画及张教授领导开发的e笔书画作品和数位动态演出。
  • 台南大学继邀请知名作家李昂、诗人郑愁予担任驻校作家之后,邀请书法舞墨大师徐永进在4、5、6月担任驻校书法家,进行多场专题演讲与书法创作指导,并参与第四届“思维与创作书法篇”学术研讨会,欢迎对书法艺术有兴趣的人士共襄盛举。
  • 彰化县文化局即日起至14日,在文化局 3楼展览室举办“彰化县鹿江诗书画学会会员作品联展”,欢迎喜爱书法艺术的民众,踊跃前往参观。
  • (大纪元记者李撷璎台湾嘉义报导)“陈丁奇书道研讨会”于日前在国立嘉义大学民雄校区举行,多位学者专家从不同角度探讨陈丁奇先生的书道精神、书法特色、教育精神,以及其画意书,来自各地80余位爱好书法的民众共襄盛举,为书法艺术交流意见分享看法。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看得见的红楼梦”特展,展览以经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为题,引领观众从物件反映出来的人情物趣,走进文学、艺术交织的美学世界,重新想像盛清贵族世家的荣景,看见《红楼梦》的绝美与哀戚。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