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称物价可控 分析:访欧外交公关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6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晓宇综合报导)温家宝周四(6月24日)在《金融时报》上撰文表示,中国物价水平目前处于可控空间,当局对抑制中国通货膨胀有信心。此言一出,股市大涨。不过,大陆官方业内人士认为这只是温出访欧洲的外交公关;金融界的分析师也警告不应视此为政策转向信号。

业内人士:温言乃公关需要

大陆一些有官方背景的业内人士认为,这只是温家宝出访欧洲的一种惯常公关外交策略,因国际社会对中国通胀高度关注,温家宝撰文意在打消国际社会疑虑。

路透社引用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经济学家称,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通胀高度关注,温家宝撰文更多是一种公关上的需要,与政策是否放松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亦认为,中国领导人出访前配合外交方面的需要发表一些文章没有什么特别。他说:“最多可能理解为货币政策可能不会再紧,至少加息上调存准的频率没那么多,但得不出政策可能放松的信号。”

另一位不具名的研究宏观政策的中共官员也认为:“仅凭一篇出访前的领导人文章,且只字片言的内表述很难得到实质性结论,很多时间是市场过分解读或者误读,讲话本身或许并没有那么多的含义。”

分析师:难言政策转向

美林美银经济学家陆挺表示,温家宝之所以如此正面,是由于他是在金融时报上面对海外读者发表的言论。他说:“尽管温家宝发表了一些正面讯息,但预期中国政府将很快转变其政策立场则可能是错误的。”

交通银行宏观分析师陆志明亦持同样看法。他说:“(温的文章)宣传性的吧。通胀重心已经上升,即便小幅回落又有多少价值?”

中共官方也证实物价高位运行。自去年11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出5.1%的新高以后,今年CPI已经连续三个月位居5%以上,且5月CPI创出34个月新高5.5%。目前分析师普遍预期6月通胀将见顶,或达6%以上。

外媒:通胀噩梦挥之难去

彭博资讯6月15日的报导说,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尚未被自去年9月以来的四次加息遏制住,食品价格可能进一步推高,这彰显了暂停实施货币紧缩政策有可能造成的危险。报导援引瑞穗证券亚洲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的话说,中国在遏制物价上涨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经济增长速度需要放慢下来。他预计中国今年还会有两次加息。

美联社6月14日的报导援引经济咨询机构IHS Global Insight一份研究报告中的话说,中国目前面临着价格上涨势头从食品领域蔓延到更广泛领域的危险,5月份非食品领域的通货膨胀出现显着加速之势,这推高了总体通胀率。而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使中共的决策者感到沮丧,他们一直试图通过宣称将控制物价作为首要任务来安抚公众情绪。

纽约时报报导说,中国决策者在玩一种微妙的平衡游戏,他们既要投放足够多的人民币来购买美元以抑制人民币升值,但又不能投放过多以至于助长通货膨胀。与此同时中国家庭实际上减少了在银行的存款,这显示许多家庭可能认为用银行存款赚取低于通胀率的利息收入是个坏主意,把钱投在已经价格高涨的房地产、黄金和其他实物资产上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报导说,老百姓的这种做法预计会增加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上海证券宏观分析师胡月晓指出,通货膨胀在中国已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还影响到了社会的情绪。房价久控不下,通货膨胀也起来,社会的不满情绪进一步被激化。

中国经济硬着陆的诱因

部分投资者担心,中国经济正在滑向硬着陆。成功预言美国楼市危机的美国经济学家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认为,由于投资过剩,中国有“很大可能性”在2013年后遭遇经济硬着陆。

可能造成中国经济硬着陆的主要风险是房地产市场的崩盘,以及银行业遭遇危机。中国的银行业易遭受坏账上升的打击。瑞士信贷表示,当房价下跌遭遇中国经济放缓和地方政府债务违约上升时,中国将遭遇“惊涛骇浪的”危机,导致房地产不良贷款攀昇至9,210亿元人民币(1,425亿美元)。

相关新闻
外媒分析:物价飙升触动北京当局神经
治通胀 中国政府面临两难
何清涟:迟来的抑制通胀之药 人民币升值
安哲 : 中共十大谎言—从温家宝“真话”秀谈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