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撤退 在美上市中国概念股考虑退市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9月03日讯】据《华尔街日报》报导,经过最近的一连串丑闻,加上投资者日益加剧的质疑,蜂拥至美国的交易所上市的数百家中国小企业中有一批开始商谈退市事宜。有的公司计划在两、三年后重新在香港或中国内地上市。目前,这些公司在香港和内地的估值要高于美国。

过去一年中,数十家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会计违规行为纷纷浮出水面,数家公司被交易所摘牌,股东因而遭受了数十亿美元的账面损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还成立了一个小组,以调查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问题。结果造成投资者实际上不再理睬在美上市的全部中国公司,即使其中绝大多数公司并没有被控存在违规行为。

自去年11月以来,彭博中国反向合并指数(Bloomberg Chinese Reverse Mergers Index)跌了约60%。当时,由于对中国公司违规行为指控范围不断扩大,投资者开始对这类公司产生敌对情绪。

盛德国际律师事务所(Sidley Austin LLP)驻上海合伙人陈永坚 (Joseph Chan) 说,去年底前,大约在SEC开始调查中国公司欺诈指控前后,退市的兴趣开始升温。包括做空股票的对冲基金在内的批评人士警告说,一些公司退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为避免受到严格的监督。

美证交会警告投资者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投资者教育和宣传部门的负责人朔克(Lori Schock)大约在3个月全不客气地警告说,鉴於潜在风险,投资者在考虑投资反向并购公司的股票时,应特别小心。美经纪商InteractiveBrokers Group Inc.之前已禁止客户动用借入资金买入132家中资上市公司的股票,这些公司中包括新浪,搜狐等知名公司。其他投资公司周四也纷纷针对中国上市公司作出类似限制或者禁令,以保护客户投资股价虚高的中国企业。

围绕在美国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一些中国企业的会计和信息披露问题,十几家在美上市的中资企业的股票交易已经暂停。

近期关于中国上市公司的丑闻已经令美国投资者对关于中国快速增长的故事产生了怀疑,并对上市的中国公司愈发小心翼翼。即将离任的香港证监会主席韦奕礼此前警告投资者不要匆忙地投资中国公司,并认为中国是投资世界的“新互联网泡沫”。

投资撤退引发私募交易

投资者的撤退引起了私募股权机构的注意。据中国公司提交给SEC的备案文件显示,一些私募股权公司正在与中国公司负责人合作,以便收购外部股东的持股。备案文件显示,至少有七家中国公司启动了这类收购程序,或宣布了类似的计划。

一些私募股权投资者说,他们看到了一个机会,可能以极低的价格收购拥有处理国际投资者需求经验的公司。

相关新闻
海外中国股再被告“造假” 绿色农业股价暴跌
【新纪元】“中国概念股”海外遭围剿
华日:中国概念股催生私人调查行业
中企海外上市 浑水摸鱼者众 投资须慎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