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泡沫的迷思(之一)

人气 59

【大纪元2012年01月09日讯】(据中广新闻夏明珠报导)尽管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细微的乐观讯号,失业率还是很高,经济成长依然处于接近停滞状态。

经常有人以日本的前车之鉴,来警告美国,提醒它如果不赶快亡羊补牢,可能会步上日本后尘,但是对于如何把经济带上正轨,各方歧见很大。

日本经济失落的二十年,是从1990年一月股市空头开始,不过令人非常疑惑的是,就很多重要的指标来看,它的经济状态其实是比美国好很多;尽管金融崩坏,日本民众依然可以维持相对富裕、甚至愈来愈高的生活水准,有朝一日,再回头看的时候,大家说不定会惊觉,这个时代的日本,实现了一个不太可能的经济奇迹。

你可能会觉得,这种说法太夸张,现实与印象怎么可能差那么多?如果这是事实,那美国有没有可能学习日本经验?

日本的房市再也没能回到泡沫经济时代末期昙花一现的盛况,东京股市也一样,但是日本经济和人民的韧性,清楚的表现在很多面向上。这有事实和数字为证。

1989到2009年,日本国民平均寿命延长了4.2岁,从78.8,变成现在的83岁,尽管日本人的饮食,也有逐渐西化的趋势,但是日本人平均还是可以比美国人多活4.8年,关键在日本医疗照护优于美国。

一直到1990年代中期为止,日本网路普及率还远远落后于美国,不过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它已经后来居上,一家科技公司列出的全球五十个上网速度最快的城市中,日本占了38个,美国只有三个。

与1989年底相比,日圆兑美元汇率,升值了百分之87,兑英镑,升值幅度更是高达百分之94,就连对传统上最中性的货币、瑞士法郎也是升值的。

日本目前失业率百分之4.2,也只有美国的一半,另外,根据统计,从日本失落年代开始至今,东京又增加了81栋高度超过一百五十多公尺的大楼,同期间,纽约只增加了64栋、芝加哥48栋、洛杉矶只有七栋。

2010年,日本经常账盈余达到一千九百六十亿美元,比1989年增加了三倍有余;同一期间,美国则是不断的寅吃卯粮,贸易赤字像吹气球,从990亿美元,扩大到四千七百多亿美元。

1990年代,大家都说,中国崛起之后,日本将成为最大输家,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从1989年以来,日本对中国出口成长了14倍,一直到现在,中日两国贸易,大致上依然维持平衡。

美国两位长期注意日本的观察家说,到日本观光的美国人,只要把两国机场比一比,就会发现日本经济失落了二十年的故事,和他们的实际感受,有多么的南辕北辙。

前往日本的美国人,通常出境的甘迺迪和杜勒斯机场,基础设施不只老旧,某些部分还有点破败,日本好几个机场近年来都进行了扩建以及设备升级。

一位在相隔多年之后,最近去了一趟日本的观察家说,他很惊讶的发现,他从美国报章上阅读到的日本,和他亲眼所见的日本,完全是两回事。

别的不说,日本人穿得就比美国人光鲜,他们开的车,也比美国人好,日本的基础设施持续不断的在向上提升。

那究竟为什么日本会被视为输家,最直接的解释可能是官方公布的GDP数字,确实,美国经济成长优于日本,已经很多年,从1989年起算,美国GDP平均年增长率有百分之1.4,日本只有百分之一,但是更深入的探究,就会发现,这里面是有玄机的,问题就出在两国使用的经济计算模型不同,美国从1980年代开始,改采所谓的快乐模型来计算通膨,这对经济成长数字产生了美化效果。根据专家的估算,这二十几年来,美国的经济成长平均每年被高估了百分之二,如果这个说法获得证明,美国的经济成长其实是输给日本的。

不只从量化的数字,从质的角度来看也一样,就以吃来说,东京拥有16家米其林最高等级餐厅,第二名的巴黎只有十家,这和医疗照顾系统以及整体生活环境提升一样,都是在经济成长的统计数据中,看不出来的;当然,还是有一些衡量的指标,可以更具体化的呈现这些看不到的东西,比方说发电量,它是消费以及工业活动荣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1990年代,日本经济被形容成毫无希望那个时候,它的人均电力产出依然是美国的两倍,进入这个世纪之后,它依然维持着同样的优势。

那么日本经济究竟为什么会被认为一败涂地,或者这背后其实有着值得所有国家学习和借镜的地方,明天请继续收听日本经济泡沫的迷思专题之二。

相关新闻
世银预估:2011年日本经济零成长
震灾核难重创日本经济
日媒:日本经济复苏路漫长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辞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