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布景师陈明山 一碗饭七年情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9日报导】达人带路系列(中央社记者王朝钰嘉义县19日电)布景师陈明山因没钱吃饭,师父一句“留下来用餐”,他暗自立誓用7年的青春回报恩情,自此踏上50年的布景师工作。

在嘉义县溪口乡三叠溪乡间稻田一隅,藏着一间由铁皮屋搭建而成的工作室,室内分隔成两个区块,一边是布景工作室,另一边则是DIY教室,这是业界称“明山师仔”的民俗布景师陈明山开设的“明山台湾民俗布景社”。

采访当天正好有安亲班孩童在工作室内DIY彩绘教学,明山师仔特地拉下铁门,拿出涂上萤光染料的古式船舰、骷颅头和葫芦与孩子同乐,他玩兴一来,更亲自上阵,秀了两手布袋戏,孩子们也跟着玩疯开来。

在工作室的另一边,整齐摆放着铭黄、红丹等五颜六色的涂料,但陈明山的人生却非如颜料般如此亮丽夺目。

满头白发扎着马尾,现年60岁的陈明山,曾是嘉义县新港乡的“田侨仔”,当年家族少说有30甲田地,但在他14岁时家道中落,身为家中长子,只好放弃能就读玉山初中的机会,外出寻找工作。

陈明山原本想从事印刷行业,但在父亲的诱骗下,前往高雄凤山亲戚家帮忙卖包子,每天凌晨1时起床,5时左右就要推着两轮车沿路叫卖,他笑说,“当时年幼无力,有时推车放太多重物,还会翘起来。”

回想幼时家中没钱供他念书,曾多次半夜里暗地啜泣,虽然曾当过赶鸭工人、戏院贩卖部员工等工作,但他却不怨天尤人,直说傻人有傻福。

父亲在某天看到电线杆上张贴着招募布景学徒的小广告,14岁的陈明山从此拜师台湾民俗戏剧布景传人,名号“耀元”的张锦涛,踏入布景师工作。

他回忆,当年学徒时是分文不取,而且吃住自理,当时身上剩不到新台币30元,因为没钱吃饭,早餐趁着在师父家刷牙时用水灌饱肚子;每到午餐时刻,就借单车到附近的大林东亚戏院闲晃;而最期待的就是晚上9时30分那碗由师父免费供应的唯一一餐“阳春面”。

他说,其实师父早就发觉此事,只是不点破罢了,就在尾牙那晚,师父不舍地说,“粗茶淡饭若是你不嫌弃,以后就留下来用餐。”

明山师仔于是内心暗地发誓,“我要做到21岁当兵,报答他的恩情。”转眼间7年过了,而他也从事近50年的民俗布景师工作。

廖姓布袋戏业者曾说,陈明山处女座的个性,充分表现在他的作品上,“要求完美有够龟毛,但这也是他的优点”,只要布景稍有缺陷,他一定要补到完美才行。

回首过往,陈明山历经布袋戏民俗技艺的大起大落,眼见师兄弟相继出走另谋他路,但他却始终坚持做自己,不曾后悔走上民俗布景师的道路。

但他也感慨,在后进的作品中,总少了份对民俗布景的热忱,常将传统文化技艺沦为涂鸦布景,这并非贬抑涂鸦艺术,只是纯感叹“投入情感少,在不知不觉间,原本该有的神韵也就跟着缺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