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教部外评改自评 大学更须受检验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2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26日电)大学评鉴将逐步由外评改为自评。学术界认为,自评不该“自扫门前雪”,应引入外部意见,让办学绩效接受社会公评和检验。

现行大学评鉴由教育部委托高等教育评鉴中心执行,历来争议不断,中央研究院院士林毓生今年7月便在院士会议批评,评鉴制度严重干扰学术自由,获得广泛响应。

因应各界批评,教育部考虑将大学评鉴,逐步由外评改为自评,明年起先从“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及“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参与的34所大学开始试办,由学校依发展特色订出“自我评鉴机制”,之后再依认可的机制进行评鉴,将结果送交教育部认定。

但改成自评后,是否就能避免现行评鉴的流弊?台湾大学前教务长、食品科技所教授蒋丙煌便指出,台大是最早展开“自评”的学校之一,但一开始各系找来的评鉴委员,几乎都在为系上讲话,鲜少指出关键缺失。要说有提到缺点,大都是“缺人、缺钱、缺空间”,希望校方多给些资源。

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主任、世新大学前校长牟宗灿表示,不管是外评还是自评,都不能“自扫门前雪”,过程必须纳入外部意见,一同激荡,才能找出学校不足的地方。

牟宗灿说,大学设定自评目标,必须认真考量本身的条件和资源、办学特色,不能把高教评鉴中心订定的指标照单全收,例如国际化、产学合作,对一些学校很重要,对一些学校来说,则不是重点。

政治大学校长吴思华今天在公企中心主持“高等教育评鉴论坛”,休息时间受访表示,政大已经在试办自评,他都告诉院系,要勇敢地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教学评量方法,“中文系和电机系的指标,当然不会一样。”必须告诉社会大众,老师到底在教什么,学生有没有学会。

吴思华表示,其实很多学校都没有自评的经验,“这些不是我们原本就会的”,他希望高等教育评鉴中心提供“典范”,让各校有所依循。

云林科技大学校长杨永斌建议教育部,干脆让大学自己决定要不要接受评鉴。他相信一直拒绝“健康检查”的学校,自然会让民众失去信心,造成招生困难,自然被市场淘汰。

前教育部长、中国医药大学校长黄荣村表示,现在的外评机制,大学一直骂教育部,改成自评后,教育部一定还是会被骂,只是换成被立法院骂,觉得教育部没有尽到监督责任。

黄荣村说,教育部一定要“放手”,宁愿被骂也要建立自评制度,才能协助学校不断改进。

大学评鉴一直备受争议,尤其第一线教师反弹最大,总是认为“劳民伤财”。但对家长、学生、一般社会大众来说,亟需一个公正中立管道,了解各校的办学绩效,而不是被迫相信学校的宣传广告。

未来改为自评,除了过程必须纳入更多公正人士的意见,避免流于“擦脂抹粉”、“自我感觉良好”,评鉴结果也该比照现行制度,公诸于世,让社会一同来检视。毕竟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民众有权知道自己付出的税金和学费,到底有没有用到正确的地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