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研发专属技术 雾峰香米有成

雾峰香米系列报导之1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3月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淑芬台中3日电)连续4年入选十大经典好米的雾峰益全香米,是农委会农试所研发品种,研发团队赖明信表示,益全香米历近10年研发,还建立专属栽培管理模式,改变传统耕作习惯,才推广栽种成功。

曾担任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农业试验所稻作研究室主持人的郭益全,带领研发团队,在民国80年开始研究台农71号品种,至89年研发成功推广,因郭益全心肌梗塞过世,而以益全为名纪念,在雾峰区农会大力推广下,研发地雾峰成为益全香米的主要产地,并以香米之乡闻名。

“研发新品种,实属不易”农试所副研究员赖明信延续带领团队研发改良,参与台农71号研发至今20年。他表示,台农71号品质好,米粒饱满圆润、晶莹剔透,口感Q软有弹性,还散发出特殊的芋香。

台农71号进入推广期却遇到更大的瓶颈。赖明信指出,台农71号品种具有不耐氮肥的特性,施用氮肥过多会造成植株倒伏,不但收割不易,且收割期下雨,榖粒在稻穗上就发芽,失去经济价值。

“为何不能用氮肥?”种稻一辈子的稻农依过去种稻经验认为,多施用氮肥产量才会多,无法接受控制氮肥用量观念,反质疑台农71号品种有问题。

赖明信说,研发团队多方思考,经指导农民栽种过程多次断水,让植株矮化,避免植株倒伏,同时宣导控制氮肥用量、少用农药,并制作专属台农71号品种的栽培管理流程,向农民推广。

“农民种出心得,胆大了,才大量栽种”赖明信笑着说,栽种台农71号的农民逐渐种出成果,近年还自行修正栽培管理流程,一人一套“撇步”。

回忆研发过程,赖明信说,过去,香米类的台农72号与台(禾更)4号品种,市场接受度不高,农试所经结合2个品种培育出台农71号品种,植株健康及抗病力强,米粒外观、口感、香味都大幅改善,而广受欢迎。

研发期间培养出3000株配对种苗,栽种过程不断的比对。“一天得要吃6种米,味觉都疲劳了”赖明信说,研发人员在稻米收割后,约2个月期间内,每天吃米比对,口感要有弹性,咀嚼起来要有点黏,又不能太黏,还要有淡淡芋香,才能过关。

历经重重筛检、淘汰,研发人员,研发历经10年才成功培育出精良品种,经由农会大力推广,雾峰益全香米才能传香10多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