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尝试新的金融模式 专家解析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3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肖恩综合报导)对于近日中共为规范民间融资问题,欲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计划,海内外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解析,并分析了该金融改革对引发全国争议的“吴英”案的影响。与大陆经济学家的乐观态度相反,海外的经济学家则并不看好这一试点,认为这些将地下银行系统正规化的措施取代不了更基本的金融业改革。

据中国网财经中心报导,中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推出了包括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等在内的12项具体任务,试图解决温州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大陆经济学专家认为,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小微企业的生存打开了一条路,但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仍然有待解决,例如小微金融机构的控股权等问题。

海外经济学专家则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些将地下银行系统正规化的措施取代不了更基本的金融业改革。中国仍必须实现利率自由化,从而使中国大银行能够更多地对市场力量做出回应,否则这些改革方案就不会有效。

温州“跑路”潮是温州金融改革的起因

自去年7月份开始,温州民企老板的“跑路”潮此起彼伏,不到半年时间,就有近千老板跑路,而且温州式的这一“跑路”潮很快蔓延到全国。

直到最近民企老板“跑路”现象仍时有发生。如,苏州凯维隆贸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顾春芳以经营煤炭生意、资金紧缺为由,采用借款付息手段借得大量钱财后无法偿还后“跑路”。当地媒体披露说,顾春芳从2008年起以年息25%至30%的高额利息或高额利润为诱饵,分别向20余名群众借款人民币达4亿多元。目前,顾春芳已被抓捕、拘留。

另据世纪经济报导,最近温州的房地产投资者发起了不止一场的联合退房行动,并派生出一个新的绰号——“温州退房团”。事实上,这也正是前段时间中小企业信贷危机的余波。受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企业主“跑路”的影响,温州多年来的民间借贷信用体系发生变化,房地产投资客们的后续融资变得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些后续投资难以为继。

温州金融改革对“吴英”案的影响

为了解决民营企业在向国有银行贷款困难的情况下,不得不向民间融资,支付巨额利息,而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近年来大陆处理了一批看来性质非常恶劣的案件,其中就包括“吴英”案。吴英是浙江省的一名企业家,因非法集资被判处死刑。

吴英因涉嫌以承诺高额投资回报的方式非法向公众集资7.7亿元而被判有罪。吴英的代理律师辩称,她只是从朋友那里借到了这笔资金,并把资金投到了有利可图的生意中去。此案引发了社会对吴英的普遍同情。

据中国网财经中心报导,国内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都对这一金融改革对“吴英”案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大陆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叶檀表示,从民间融资合法化的角度看,“吴英案”是有典型意义的,但其涉及到当地的金融生态,所以并不好判断国务院此举对“吴英案”的具体影响。

著名并购专家、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则认为,吴英事件有其历史合理性。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曹和平则表示, 不能把此政策的出台,看成是对“吴英案”的放开。不希望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吴英案有任何影响。他认为,吴英案虽然不符合传统非法集资的三要素,但是这一案件是“21世纪白领智慧型小集团犯罪”的典型案例,应当治罪。“绝不能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对吴英案的放开”。

专家评说温州金融改革试点

对于温州的金融改革试点,温州一些企业老板对此表示欢迎。据华尔街日报报导,屈国宁(音)运营着一家小型电线电缆生产企业,这样的企业在温州有数百家。他一直在为业务扩张计划的筹资问题而焦头烂额。他说,民间借贷正规化可以帮助我们降低筹资成本。他计划将业务扩大到家电制造领域,这类业务更有钱赚,但需要几千万人民币的投资。很难从银行借到钱。

有评论称,国务院此举旨在将“民间融资的合法化”搬到台面。对此,叶檀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频道采访时表示,国务院此番针对民间融资的改革力度很大,“但这只是一个开头,关键还是要看后续细则的出台和落实”。

王巍则认为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具有重要意义:其一,肯定温州金融的民间性(民间资金、民营经济)存在之合理;其二,鼓励温州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为即将到来的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其三,支持国有金融机构面向小微企业,与民间金融抢地盘;其四,警示风险,强调地方政府监管责任。

与大陆经济学家的乐观态度相反,海外的经济学家则并不看好这一试点,认为这些将地下银行系统正规化的措施取代不了更基本的金融业改革。

中国地下借贷活动规模有多大

中国地下借贷活动的规模可能有多大目前仍不清楚。瑞银(UBS)去年10月份曾估计,总规模可能在人民币2万亿元至4万亿元之间,也就是3,160亿美元至6,320亿美元之间。

华尔街日报引用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中国问题学者普拉萨德(Eswar Prasad)的话说,非正规银行部门势头很盛,可能会侵蚀大银行的储户基础,从而给整体的金融稳定带来风险。他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正在采取措施把这些非正规银行纳入监管之中。

即便是着手将这些措施中的一部分向其他地区推广,中国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普拉萨德说,中国仍旧必须实现利率自由化,从而使中国大银行能够更多地对市场力量做出回应,否则这些改革方案就不会有效。

尽管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表示利率自由化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国务院声明中却没有迹象表明政府已经在准备进行利率自由化改革。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数十温州老板“跑路” 当局称仅是前奏
“跑路”风未过  一温州老板率先跳楼
官员放贷 老板集体跑路 中国式金融危机
高利贷跑路  温州眼镜大王将回国谈重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