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另类社工:刘学威(下)

人气 23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3月07日讯】(大纪元时报记者吴雪儿香港报道)将社工服务当产品向社会推销,刘学威(Ryan)经营香港唯一一家私营安老院社工服务公司。他的工作让他变成另类社工,志愿帮助香港私营安老院,提供经营安老院的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帮助。

Ryan注意到老人的失落情绪通常会突如其来,感到很忧郁,然后会很容易想自杀。本港老人自杀个案其实不少,香港的自杀率老人占的比率比其它年龄层要高,但不少个案没有被报道。做社工就要能够识别这种危机,问题通常都围绕着社交、个人情绪、个人自尊、自我价值等范围。

见到院舍内有任何缺少的东西时,Ryan也会提供援助。比如进行及教导院舍如何评审,有助提高老人院舍内的技术水平。另外,也会就管理和接受新客人提供帮助,亦要帮助员工进行转变其态度的训练。不少老人院也会请他举办讲座,对员工进行培训,并照顾员工的心态。

舍高薪 为理想宁走艰辛路

香港的私营安老院,没有任何的政府资源协助,全港的社工是受政府聘请的,大部分都到了中学、社会福利署等资助机构工作。Ryan以前也是在男童院工作的,之后再转职到中学。虽然有高薪及工作定时,但Ryan仍然选择一条艰辛的路。

社工现在面临很多问题,包括政府一笔过拨款等,导致社工有很多服务是无法做到的。会不会令社工备受压力,想找一条出路?

Ryan说:“这正是他们成立(私营安老院社工服务公司)的背景。在2000年之后,政府进行一笔过拨款,大家要讨论一些资金的筹集。永远是大机构能得到政府的资金……争不过他们,制度如此。我们这些社工经常要跑数,比如要人接受你的计划书,你每年要完成指定量的个案、计划等。”

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

Ryan认为社会可以改变,所以他作出了选择:“(开公司)最初是很辛苦的,没有收入,甚至要贴钱。我希望可以开创先河,做一样前人未有实现过的事……社工在政府的政策底下,被任意改变。我不是说政府的方式是错的,但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会遗漏许多东西。社会的发展一定会比计划更快,社工不应在政策之下被动生存。做了十多年社工,我很清楚我的社会角色、社会定位。”

谈到多年做社工的心得,Ryan说:“我们的角色应该是醒觉的,不是跟着政府的编排制度而走。要知道社会问题的症结,这才是醒觉的表现。”这4年来跟着他做事,但后来跳槽的社工有20个左右,真正坚持这种理念的社工并不多。原因是薪酬较非政府组织(NGO)的社工为低,NGO获政府拨款较多,地位亦较高。

让老人重拾生存意志

至于坚持下去的原因,Ryan说,4年来的成功很大:“我做了香港社工不做的事。认为这种价值应该拿出来,与人分享。在有技术、有决心、有能力的情况下,是可以帮助别人的。身边每个院长、同事,特别是老人家特别开心,老人家未曾试过有人辅导。在这一刻可以令老人家有生存的意志,令他觉得起码有个人听他说话,很尊重他,令其觉得自己仍有价值,贡献甚大。这也并不是钱的问题,最要紧是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仍可找到自己的空间。”(全文完)

相关新闻
嘉基老志工  88岁退休
新制身障者鉴定  7月实施
保障身障权益 认定新制上路
遗弃养子疏照顾  养父被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