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公务员享有特权 大陆年轻一代趋之若鹜

人气 6

【大纪元2013年11月07日讯】(德国之声中文网)还有半年时间,俞伟(音译)便要从大学毕业,成为一名“新鲜出炉”的电气工程师。他要找一份工作并不难,工程师在人才市场中很抢手。但是这个22岁的上海小伙子没有兴趣进入自由市场谋生,而是希望参加公务员考试:

“你出去的基本上东西都可以报销,有公费旅游这些。工资基本上就可以省下来,不用花。外企我知道很累,我姐每天都在那里加班。我还有一个姐姐是在上海一个法院当公务员,每天时间都很定时,该买的包包都买。但是另外一个是在卡夫(Kraft/跨国食品集团)上班,我看她起早摸黑很辛苦,逛街的时间都没有,我觉得有点得不偿失。”

公务员成为“香饽饽”

俞伟的父母都是企业家,但却不是他心目中的榜样。对于一个中国年轻人来说,自己创业或者加入外企已经不再是“最高目标”,今天大家争抢的是公务员职位。工作稳定、享有特权甚至腐败敛财的机会吸引着许多精英学子。上海同济大学的社会学家张宏表示,这是人才的巨大浪费:

“你为政府工作,他要求的是你服从。公务员甚至连专业技术都和他不相关,连专业技术人员都不是。很多原本是培养成专家人士的,结果成了公务员。其实这是一个’官本位’的崇拜,人们在梦想的方面崇拜乔布斯,而在务实的方面,崇拜权力。”

不过,造成这一现象不能仅仅归咎于中国的年轻一代。他们每天都能深刻感受到国家权力和特权的诱惑。过去十年的经济发展也让国有企业的影响力大大加强。从能源领域、电信行业再到银行界,这些官企控制了许多行业,来自私营领域的竞争者根本无法涉足。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国企都被共产党精英及其亲友所掌控,而靠近权力阶层便是经济成功的一大保障。

处境艰难的私营经济

私营企业则处处受制。一方面,他们很难从国有银行获得贷款,另一方面,官僚作风、缺乏法治、腐败问题以及存心刁难更是让私企日子难过。内行人都知道,谁想让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就需要与政府机构搞好关系。

“一个个人和一个官员做生意,你怎么做得了?所有的资源都是他的,法律的、经济的、分配的、再分配的等等,各种利益和各种权力都在他那里,你跟他做生意就是不平等的,不是完全的自由的市场经济。”

最后的办法:一走了之?

张宏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许多人根本就不会有创业的想法,从而使社会缺乏活力和创新。这位教授表示,他的许多朋友都在计划移民:

“现在大家都选择‘用脚投票’,表明了对和谐社会这种理念的一种不信任,甚至是否定。十年前正好是相反,十年前是回国潮,尤其是精英阶层。像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起来,加入WTO之后,有很多的机会。回国淘金了,精英阶层,做生意的、高科技人才都回国‘占领高地’。”

大学即将毕业的俞伟表示,如果没能通过公务员考试,他就会去国企应聘。实在不行的话:“很多大学生也会选择出国留学,其实我也有这方面的打算。”

(责任编辑:刘晓真)

相关新闻
未普:中国民营企业家为何加速移民?
中国流失顶尖人才居世界首位 150万人留学未归
【陈思敏】中国“人财两失”的留学不归与富人移民
美媒: 中国特色的政治僵局 三中全会改革迹象寥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